字好书
下第贻友人

《下第贻友人》

时间: 2025-05-07 11:38:50

诗句

身在关西家洞庭,夜寒歌苦烛荧荧。

人心高下月中桂,

客思往来波上萍。

马氏识君眉最白,阮公留我眼长青。

花前失意共寥落,莫遣东风吹酒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38:50

下第贻友人

原文展示

身在关西家洞庭,
夜寒歌苦烛荧荧。
人心高下月中桂,
客思往来波上萍。
马氏识君眉最白,
阮公留我眼长青。
花前失意共寥落,
莫遣东风吹酒醒。

白话文翻译

我身处于关西的洞庭湖边,
夜晚寒冷,伴着苦涩的歌声,烛光微弱。
人心的高低就像月中桂花的盛衰,
客人的思绪就像波浪上的浮萍,来去无定。
马家的人识得你那眉毛最白,
阮公留我在他眼里最显得青翠。
在花前失意的日子里,我们共度寥落,
不要让东风把我的酒意吹醒。

注释

  • 关西:古代地名,今指今陕西、甘肃一带。
  •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湖泊。
  • 烛荧荧:形容烛光微弱。
  • 月中桂:指中秋时节的桂花,象征着人心的荣枯。
  • 波上萍:浮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象征不定的思绪。
  • 马氏:指马家,可能是一个友人的姓氏。
  • 阮公:阮籍,三国时期的文学家。
  • 东风: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约759年-约835年),字子云,号松岳,唐代诗人,主要活动于中晚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个人的遭遇,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下第贻友人》是许浑在落第后写给朋友的诗,表达了他对人生失意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描绘了他所处的环境以及内心的孤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竞争与压力。

诗歌鉴赏

《下第贻友人》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许浑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己身处逆境时的心境。诗的开头描写了身处关西的孤寂和寒冷,通过“夜寒歌苦烛荧荧”传达了诗人在寒夜中独自吟唱的苦楚。接着,诗人巧妙地将人心的变幻与月中桂花的盈亏相联系,不禁引发读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客思往来波上萍”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游子思乡的心情,浮萍象征着漂泊的生活,表现出他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诗后半部分提到马氏和阮公,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自己身世的无奈。“花前失意共寥落”一句,更加突显了诗人在失意时与友人共度的情感,结尾的“莫遣东风吹酒醒”则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精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身在关西家洞庭:诗人自述身处关西的洞庭湖,点明了地理位置,为后文铺垫。
  2. 夜寒歌苦烛荧荧:夜晚寒冷,诗人独自吟唱,烛光微弱,传达出孤独感。
  3. 人心高下月中桂:形象地将人心的变化比作桂花的盛衰,表现人生的无常。
  4. 客思往来波上萍:思乡之情如浮萍般漂泊不定,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5. 马氏识君眉最白:提到友人马氏,强调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6. 阮公留我眼长青:阮籍的眼中留住了诗人的青翠,象征着友谊的珍贵。
  7. 花前失意共寥落:在花前失意的日子里,与友人共同感受寥落。
  8. 莫遣东风吹酒醒:希望能永远沉醉于美好时光,不被外界打扰。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月中桂”比喻人心的变化,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了音韵的美感。
  • 意象:烛光、浮萍、东风等意象丰富,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个人的失意与对友人的思念,传达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深思。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关西:象征着孤独的环境。
  • 洞庭:代表着思乡的情感。
  • 烛光:象征着微弱的希望与孤独。
  • 桂花:象征着人心的变幻。
  • 浮萍: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身处哪个地方?

    • A. 关西
    • B. 江南
    • C. 北国
    • D. 西北
  2. “夜寒歌苦烛荧荧”中的“荧荧”指的是什么?

    • A. 光明
    • B. 微弱的烛光
    • C. 星光
    • D. 月光
  3. 诗中提到的阮公是谁?

    • A. 古代名将
    • B. 三国时期的文学家
    • C. 唐代诗人
    • D. 诗人的友人

答案

  1. A. 关西
  2. B. 微弱的烛光
  3. B. 三国时期的文学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 《月下独酌》:表现了孤独与自酌的情景,与《下第贻友人》的孤独感相似。

这两首诗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及对友谊的珍视,具有较强的共鸣感。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公甫感秋有吟因寄章德懋庄孔昜及伦三人用次其韵 和姜总管感秋七首 其五 会稽南镇庙 读随园全集有作 再叠得七首 其一 月下吟 赏菊与黄伦司训张旭贡士吴显儒士联句 其三 世美归侍政府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作诗送之 其八 偈颂七十一首 送以道上人住常州王潜泉别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栉工 怨开头的成语 万草千花 同字框的字 骨字旁的字 饮啖兼人 一人作 隹字旁的字 幸临 瓜字旁的字 扇夫 迟疑坐困 兀字旁的字 怀迟 生死肉骨 四结尾的成语 明来明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