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7:48
原文展示:
秋江
道潜 〔宋代〕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白话文翻译:
红叶覆盖的枫林中,酒家的旗帜缓缓落下,
白色的沙滩和洲渚上,夕阳的光辉已渐渐微弱。
远处传来几声柔和的橹声,在苍茫的夜色中,
不知是哪里的江村,有人在夜晚归家。
注释:
- 赤叶:红色的叶子,指秋天的枫叶。
- 酒旗:酒店的标志,这里指酒店。
- 白沙洲渚:白色的沙滩和沙洲。
- 阳已微:太阳的光辉已经减弱,指傍晚时分。
- 柔橹:柔和的橹声,橹是船上用来划水的工具。
-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这里指夜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道潜,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这首《秋江》描绘了秋日傍晚江边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归家的温馨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漫步江边,看到枫林、沙滩和洲渚的景色,听到远处传来的橹声,感受到夜幕降临,心中涌起对归家的向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秋江》以秋日傍晚的江景为背景,通过“赤叶枫林”、“白沙洲渚”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中的“落酒旗”和“阳已微”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傍晚的宁静。最后两句“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温馨,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向往和对夜晚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赤叶枫林落酒旗”:描绘了秋日枫林中酒店旗帜落下的景象,红色的枫叶和落下的酒旗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 “白沙洲渚阳已微”:白色的沙滩和沙洲上,夕阳的光辉已经减弱,表达了傍晚时分的宁静和美丽。
- “数声柔橹苍茫外”:远处传来柔和的橹声,在广阔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 “何处江村人夜归?”:诗人好奇地想知道,是哪里的江村,有人在夜晚归家,表达了对归家的向往和对夜晚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意象:通过“赤叶枫林”、“白沙洲渚”等意象,营造了一幅秋日傍晚的美丽画面。
- 对比:“赤叶”与“白沙”、“落酒旗”与“阳已微”形成色彩和动作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 设问:最后一句“何处江村人夜归?”通过设问,引发读者对归家的想象和期待。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江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归家的温馨期待。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夜晚的期待。
意象分析:
- 赤叶枫林:红色的枫叶象征着秋天的美丽和温暖。
- 白沙洲渚:白色的沙滩和沙洲象征着宁静和纯洁。
- 柔橹:柔和的橹声象征着归家的温馨和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赤叶”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花 B. 红色的叶子 C. 红色的果实
- “白沙洲渚阳已微”中的“阳已微”指的是什么?
A. 太阳升起 B. 太阳落下 C. 太阳的光辉减弱
- 诗中的“柔橹”是什么?
A. 柔软的橹 B. 柔和的橹声 C. 柔软的船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夜晚的恐惧 B. 对归家的向往 C. 对自然的欣赏
答案:
- B 2. C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秋夕》:描绘了秋夜的宁静和美丽,与《秋江》有相似的意境。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中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对比:
- 杜牧《秋夕》与《秋江》:两者都描绘了秋夜的宁静和美丽,但《秋夕》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怀念,而《秋江》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道潜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秋江》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