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至日遣兴

《至日遣兴》

时间: 2025-05-01 05:07:06

诗句

十九年前此日同,浙江西望粤城东。

山川拥隔乖同轨,气朔分齐正八风。

坐阅天时占道长,起征云物欲年丰。

嬴粮拟问商颜路,好采灵芝伴四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7:06

原文展示:

至日遣兴
作者: 刘基 〔明代〕

十九年前此日同,
浙江西望粤城东。
山川拥隔乖同轨,
气朔分齐正八风。
坐阅天时占道长,
起征云物欲年丰。
嬴粮拟问商颜路,
好采灵芝伴四翁。


白话文翻译:

在十九年前的今天,我和朋友们曾共聚一堂。
我从浙江的西边看向粤城的东面。
山川阻隔,使我们无法同道而行;
气候的变化,让我们在正北的八风中各自分散。
坐在这里观察天时,预占未来的吉凶,
起身出征的云物,渴望着丰收的年景。
想问问商人颜的路,
希望能采摘灵芝,和四位老翁一同分享。


注释:

  • 至日: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至日”,即夏至,象征着阳光最强烈的日子。
  • 浙江:地名,指中国的一个省份。
  • 粤城:指的是广东的城市,文化上与浙江有差异。
  • 气朔:指的是北风的气候,北风在古代常常象征着寒冷与分离。
  • 云物:云气与天气现象的总称。
  • 嬴粮:指的是获得粮食。
  • 商颜路:商人颜的道路,可能指向商贸发达之地。
  • 灵芝:一种珍贵的药材,常与长寿和健康相联系。

典故解析:

  • 灵芝:灵芝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长生不老的象征,常出现在古代文人对长寿的追求中。
  • 四翁:可能指代古代的隐士或道士,代表追求长生与隐逸生活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景明,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以诗词和散文见长,风格多样,作品常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之际,刘基以诗寄情,表达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至日遣兴》是一首具有浓厚哲理性的古诗,通过对时光的追忆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十九年前此日同”引入,勾起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展现出一种淡淡的乡愁。接下来的“浙江西望粤城东”,则表现了地理上的隔阂与人心的分离。诗人通过“山川拥隔乖同轨”,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阻隔,反映出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因为环境的限制而无法相聚。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关注天时与丰收之间的关系,表明了对未来的期望。尤其是“起征云物欲年丰”,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最后两句更是将个人的愿望与社会的现实结合,渴望能通过商业活动获得粮食,采集灵芝以求长生,体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双重追求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结合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使得诗歌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生活的温度,展现了刘基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情感与生活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九年前此日同”:回忆起自己与友人同聚的日子。
  2. “浙江西望粤城东”:地理上的遥望,表达距离带来的心理感受。
  3. “山川拥隔乖同轨”:自然的隔阂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距离感。
  4. “气朔分齐正八风”:气候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交往。
  5. “坐阅天时占道长”:诗人静坐思考,借天时占卜未来。
  6. “起征云物欲年丰”:渴望丰收,表达对生活的期待。
  7. “嬴粮拟问商颜路”:想通过商业活动解决生活问题。
  8. “好采灵芝伴四翁”:追求长生的愿望,渴望与隐士共享。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如“山川拥隔乖同轨”。
  • 比喻:用自然现象来象征人际关系的疏远。
  • 意象: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结合,展现深刻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川:象征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
  • 云物:代表自然情况和人们生活的变迁。
  • 灵芝:象征长生与健康,反映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至日”指的是哪个节气?

    • A. 春分
    • B. 夏至
    • C. 秋分
    • D. 冬至
  2.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获得丰收?

    • A. 战争
    • B. 商业活动
    • C. 诗歌创作
    • D. 旅游
  3. 诗中的“灵芝”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长生
    • C. 权力
    • D. 名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刘基的《至日遣兴》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自然的感悟,但刘基更多地侧重于现实与未来的期盼,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刘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书怀 送张问南游 和承旨学士喜资政侍郎休退五绝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植小园寄留台张郎中二首 答书 其一 得伯逢书 秋霁二首 春帖子词·皇后阁十首 送杨学士三首 属疾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醉命 殳字旁的字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重台履 谢词 由近及远 名题雁塔 田字旁的字 棉农 肉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包含舷的词语有哪些 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炎夏 儋石之储 风字旁的字 包含貂的词语有哪些 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鸣鼓而攻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