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5:32
《从军行》 作者:王建〔唐代〕
汉军逐单于,日没处河曲。
浮云道傍起,行子车下宿。
枪城围鼓角,毡帐依山谷。
马上悬壶浆,刀头分顿肉。
来时高堂上,父母亲结束。
回首不见家,风吹破衣服。
金创生肢节,相与拔箭镞。
闻道西凉州,家家妇人哭。
汉军追逐单于,夕阳西下在河曲边。
浮云在路旁升起,行者在车下宿歇。
枪城围绕着鼓角,帐篷依偎在山谷。
马上悬挂着酒浆,刀头分割着肉食。
出发时高堂上,父母亲都已去世。
回头不见家,风吹得衣衫破旧。
金创生出肢节,大家一起拔箭镞。
听说西凉州,家家妇人都在哭泣。
作者介绍:王建,唐代诗人,字景山,号汉阳,曾任职于朝廷,诗歌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边塞、战斗等题材,表达浓厚的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的战争状态与士兵的艰辛。诗中描绘了士兵征战的场景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家人的思念。
《从军行》是王建的一首边塞诗,诗中以简练、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士兵在战场的生活与内心的孤独。开篇即以“汉军逐单于”引入战争场景,展现了战斗的紧张与激烈。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通过“日没处河曲”呈现了一个黄昏的意象,既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又暗示了士兵在战斗中孤独的心理状态。
诗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士兵的情感与思乡之情。“来时高堂上,父母亲结束”,不仅表达了士兵的孤独与失落,也隐含了对家庭的深切怀念。最后一句“闻道西凉州,家家妇人哭”,将个人的悲伤与战争的惨烈结合起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战争对家庭和社会的深刻影响。
整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士兵在战场的艰辛与对家乡的思念,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战争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士兵的悲惨命运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及其对家庭、社会的深刻影响,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汉军逐单于”中的“单于”指的是什么?
A. 汉朝的将领
B. 匈奴首领
C. 唐朝的皇帝
D. 西域的商人
诗中“日没处河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轻松愉快
B. 伤感与无奈
C. 战斗的激烈
D. 对未来的希望
“闻道西凉州,家家妇人哭”的意思是?
A. 妇女高兴
B. 妇女悲伤
C. 妇女忙碌
D. 妇女庆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展现了壮阔的山河景象,而王建的《从军行》则着重于战争的无情与士兵的孤独。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的家国情怀,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为壮丽,后者则偏向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