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2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9:15
孤客飘飘岁载华,
况逢寒食倍思家。
莺啼远墅多从柳,
人哭荒坟亦有花。
浊水秦渠通渭急,
黄埃京洛上原斜。
驱车西近长安好,
宫观参差半隐霞。
孤独的客人漂泊在外,岁月如华丽的花朵般流逝,
正值寒食节,更加思念家乡。
黄莺在远处的别墅里啼鸣,伴随着柳树摇曳,
而人们在荒凉的坟墓旁哭泣,也有花在开放。
浑浊的水流从秦渠流向渭河,急促而去,
黄土飞扬,京洛的原野也显得斜斜的。
驱车向西去接近长安真好,
宫殿和观景楼隐约在霞光中。
卢纶,字廷秀,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卢纶的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家乡的眷恋。
《寒食》作于寒食节,正值春天,诗人因身处他乡而倍感思念家乡和亲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和孤独的感受。
《寒食》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绵绵思念之情。诗中的“孤客”描绘了诗人身在异乡的孤独感,随着寒食节的来临,这种孤独感愈加强烈。诗开头的“孤客飘飘岁载华”,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漂泊的无奈,接下来的“况逢寒食倍思家”则将思乡之情进一步放大。
接下来的两句“莺啼远墅多从柳,人哭荒坟亦有花”,对比了春天的生机与人间的悲伤。一方面,黄莺啼鸣,象征着温暖与希望;另一方面,荒坟旁的哭泣则是对逝去亲人的追思,这种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浊水秦渠通渭急,黄埃京洛上原斜”则描绘了自然景色,浑浊的水流和黄土飞扬,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流逝。而最后两句“驱车西近长安好,宫观参差半隐霞”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长安的美好愿望,长安在诗中不仅是地理的归宿,更是心灵的归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呈现出一种对家乡深切的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整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他乡的孤独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深化了思乡之情,体现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慨。
《寒食》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的“莺啼”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