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8:17
和赵端公九日登石亭上和州家兄
卢纶 〔唐代〕
洛浦想江津,悲欢共此辰。
采花湖岸菊,望国旧楼人。
雁别声偏苦,松寒色转新。
传书问渔叟,借寇尔何因。
在洛浦边我思念江津,悲欢共此时辰。
在湖岸采摘菊花,遥望故国的旧楼和人。
大雁离去的声音特别让人苦楚,松树的寒色愈加新鲜。
我传书去询问渔夫,借问你为何如此悲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雁别”常常用来比喻离别和思念,正如秋天大雁南飞,寓意着离散的家人和朋友。
作者介绍:
卢纶,唐代诗人,字廷秀,号白石,世称卢白石,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常描绘山水田园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纶在重阳节时写给友人的,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朋友的祝福。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意味着长寿和团圆,诗人在此时写作更显得情感真挚。
《和赵端公九日登石亭上和州家兄》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首句“洛浦想江津”便点明了诗人的思乡情绪,洛浦与江津的对比不仅突显了地理的遥远,也暗示了情感上的隔阂。接下来的“采花湖岸菊,望国旧楼人”,则将个人的情感和自然景象结合起来,描绘出一幅既美丽又忧伤的画面。
“雁别声偏苦,松寒色转新”两句,表达了离别的苦楚和冬天来临时的萧瑟感。这种对比的手法更加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无力感。而最后两句“传书问渔叟,借寇尔何因”,则带有一种向自然求问的哲思,渔夫的朴实与诗人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深度。
整首诗在对自然的描绘中蕴含着浓厚的情感,反映了古人对于人生、友情及离别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现出浓厚的思乡情怀和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洛浦”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洛水岸边
B. 江边
C. 菊花田
D. 山顶
诗中“雁别声偏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忧伤
D. 平静
“松寒色转新”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温暖
B. 冷清
C. 明亮
D. 鲜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卢纶的此首诗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表达思乡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卢纶更侧重于自然描绘与个体情感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加强调友情的维系与思念。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