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

时间: 2025-05-10 04:25:34

诗句

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

建隼出浔阳,整驾游山川。

白云敛晴壑,群峰列遥天。

嶔崎石门状,杳霭香炉烟。

榛荒屡罥挂,逼侧殆覆颠。

方臻释氏庐,时物屡华妍。

昙远昔经始,于兹閟幽玄。

东西竹林寺,灌注寒涧泉。

人事既云泯,岁月复已绵。

殿宇馀丹绀,磴阁峭欹悬。

佳士亦栖息,善身绝尘缘。

今我蒙朝寄,教化敷里鄽。

道妙苟为得,出处理无偏。

心当同所尚,迹岂辞缠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25:34

原文展示: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
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
建隼出浔阳,整驾游山川。
白云敛晴壑,群峰列遥天。
嶔崎石门状,杳霭香炉烟。
榛荒屡罥挂,逼侧殆覆颠。
方臻释氏庐,时物屡华妍。
昙远昔经始,于兹閟幽玄。
东西竹林寺,灌注寒涧泉。
人事既云泯,岁月复已绵。
殿宇馀丹绀,磴阁峭欹悬。
佳士亦栖息,善身绝尘缘。
今我蒙朝寄,教化敷里鄽。
道妙苟为得,出处理无偏。
心当同所尚,迹岂辞缠牵。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月亮下,我前往省属的城市,开始在东西两侧的林间精舍休息。
因时而观察风俗,施惠于高年。
从浔阳出发,准备游览山川。
白云在晴空中聚拢,群峰在遥远的天空排列。
嶔崎的石门形状奇特,缥缈的香炉烟雾袅袅升起。
荒草丛生的地方,时常被树枝挂住,险些被压倒。
我终于到达了释迦的庐舍,周围的事物时常华美而妍丽。
昙远曾经在这里讲经,如今幽深玄妙的道理依然在此。
东西两侧的竹林寺,泉水从寒冷的山涧流出。
人事已经消逝,岁月却不断延绵。
殿宇还留存着丹青的色彩,台阶陡峭而倾斜。
优秀的人士也在此栖息,远离尘世的纷扰。
如今我恭蒙朝廷的寄托,教化在这里传播。
如果道理能够被领会,处理事情自然不会偏颇。
心中所追求的应是一致的,行为又怎会受缠绕牵连。


注释:

  • 省属城:指的是省管辖的城市。
  • 建隼:建隼,即指向阳光飞翔的鸟,象征着向往和自由。
  • 榛荒:指长满榛树的荒地。
  • 释氏庐:指佛教的庙宇。
  • 昙远:指佛教大师,象征智慧和教义。
  • 道妙:指深奥的道理。
  • 迹岂辞缠牵:意为行为又怎会被繁杂的事物所束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约737年-792年),字子云,号长安人,唐代诗人,擅长五言律诗和古体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韦应物曾任地方官,因其诗作常描写山水风光和人文情感,受到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因公务出行,途经省属城市,途中观察到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俗,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道教、佛教的深邃思想,因此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是一首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世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描绘了春月下的山川美景,白云与群峰的交融,既有对自然的崇拜,也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悟。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人生的短暂,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的前半部分多描绘自然景物,后半部分则转向哲理思考,尤其是在“人事既云泯,岁月复已绵”一句中,诗人恍惚间意识到个人的渺小与岁月的延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哲思和对心灵宁静的向往,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现实的关照,给读者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春天的月光照耀着省属的城市,我在东西林间的精舍休息。
  2. 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因应时节观察风俗,愿意在高年中施惠。
  3. 建隼出浔阳,整驾游山川:从浔阳出发,准备整装游览山川。
  4. 白云敛晴壑,群峰列遥天:白云聚集在晴空的山谷中,群峰在遥远的天空排列。
  5. 嶔崎石门状,杳霭香炉烟:奇特的石门形状,缥缈的香炉烟雾弥漫。
  6. 榛荒屡罥挂,逼侧殆覆颠:荒草丛生的地方,时常被树枝挂住,险些被压倒。
  7. 方臻释氏庐,时物屡华妍:我终于到达了释迦的庐舍,周围的事物常常华美而妍丽。
  8. 昙远昔经始,于兹閟幽玄:昙远曾在此讲经,如今仍有深邃的道理存在。
  9. 东西竹林寺,灌注寒涧泉:东西两侧的竹林寺,泉水从寒冷的山涧流出。
  10. 人事既云泯,岁月复已绵:人世已然消逝,岁月却不断延绵。
  11. 殿宇馀丹绀,磴阁峭欹悬:殿宇还留存着丹青的色彩,台阶陡峭而倾斜。
  12. 佳士亦栖息,善身绝尘缘:优秀的人士也在此栖息,远离尘世的纷扰。
  13. 今我蒙朝寄,教化敷里鄽:如今我恭蒙朝廷的寄托,教化在这里传播。
  14. 道妙苟为得,出处理无偏:如果道理能够被领会,处理事情自然不会偏颇。
  15. 心当同所尚,迹岂辞缠牵:心中所追求的应是一致的,行为又怎会受缠绕牵连。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东西林精舍”与“方臻释氏庐”形成了对仗。
  • 比喻:如“白云敛晴壑”形象地描绘了白云的聚集。
  • 意象:诗中描绘的“竹林寺”、“香炉烟”均具有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诗歌以春天的月亮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游历中的自然观察与人生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春月: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白云:代表着自由与飘逸,反映诗人的心境。
  • 竹林寺:象征着宁静和修身养性的场所,暗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 香炉烟:象征着佛教的神秘与深邃,传达一种超然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元素来表达春天的意象?

    • A) 雪
    • B) 月亮
    • C) 风
  2. 诗中提到的“榛荒”指的是什么?

    • A) 荒草丛生的地方
    • B) 美丽的花园
    • C) 高山流水
  3. 诗人在游览时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愤怒
    • B) 感慨
    • C) 幸福

答案:

  1. B) 月亮
  2. A) 荒草丛生的地方
  3. B) 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1. 《静夜思》与《春月观省属城》均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孤寂与思念,而《春月观省属城》则聚焦于哲理思考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2. 《春望》与《春月观省属城》同样在春天的背景下,前者更关注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忧愁,而后者则体现了对生活的思索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韦应物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六 西湖八首 其一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九 西湖梅花 西湖晚望 西湖 西湖歌饯杨泽之回杭 西湖三首 其三 西湖 西湖泛舟入灵隐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秀色堪餐 自取富贵 捞嘴 骨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人野 小菜一碟 编户民 负担舍舟 兀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鲜德 敬结尾的成语 爪字旁的字 流血浮丘 曰字旁的字 为时过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