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7:22
一来当复去,犹此厌樊笼。
况我林栖子,朝服坐南宫。
唯独问啼鸟,还如沣水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束缚的厌倦。诗人一来就要离去,仍然感到这如同厌倦了牢笼般的生活。自己身为林中栖息的小子,穿着朝服坐在南宫,心中却无不渴望自由。唯独能问问啼叫的鸟儿,是否还如沣水般向东流去。
诗中提到的“沣水”可能指的是沣河,流淌的水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流动,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真挚感人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忆沣上幽居》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感受到朝廷的繁华与自身的孤独,写下此诗以表达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开头两句,诗人以直接的口吻表达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厌倦,暗示了他对世俗权力的拒绝。接着,诗人自称“林栖子”,这不仅是一种自我认同的表现,也反映了他心灵深处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唯独问啼鸟,还如沣水东”,通过鸟儿的啼鸣,诗人感受到了一种自然的自由,仿佛在问鸟儿是否依然自由地飞翔,水流是否依旧向东流淌。整首诗在意象上交替着现实的压迫与自然的自由,表现了诗人对内心自由的追求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樊笼”指的是什么?
A. 自由的生活
B. 压抑的环境
C. 自然的空间
答案:B
诗人自称为“林栖子”,这表现了他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隐逸生活
C. 商贾生活
答案:B
“唯独问啼鸟,还如沣水东”中,啼鸟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的压迫
B. 自由的生活
C. 忧伤的情感
答案:B
韦应物的《忆沣上幽居》与王维的《山中问答》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韦应物更强调对官场的厌倦,而王维则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