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6:06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胡马在远处放牧,位于燕支山下。
它在沙地和雪中独自嘶鸣,东看西望却迷失了方向。
迷路了,迷路了,边疆的草原延绵无尽,天色已晚。
夜空中的银河,早晨时挂在秋天的城墙上。
愁苦的人向远方眺望,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江南与塞北的离别。
离别了,离别了,虽然河汉相同,但路途却已绝。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2),字子云,唐代诗人,淮阳人。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韦应物的作品往往情感真挚,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杂曲歌辞》系列诗作是韦应物在宫中调笑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诗人对于离别、思念的深刻感受。这首诗通过对胡马的描写,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杂曲歌辞:宫中调笑》通过对胡马的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离别的愁苦。诗中“胡马,胡马”的重复,带着一种低沉的悲凉,既是对马的呼唤,更是对边疆生活的感慨。咆哮的声音在沙雪之间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孤独与迷失。诗人不断“东望西望”,揭示了人对于方向和归属的渴望,而“迷路”的反复,则强调了一种无助与失落感。
在“河汉,河汉”之后,诗人将思念与离别的主题引入,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愁人起望相思”一句,情感愈加浓烈,描绘出了一幅悲伤的画面。尽管同在河汉之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是那样遥远,令人倍感无奈。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边草无穷”、“晓挂秋城”,这些描写不仅渲染了诗歌的氛围,更深化了情感的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韦应物成功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广袤的自然之中,形成了一种宏大而又悲凉的情境。
逐句解析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诗人首先引入胡马,暗示边疆的生活,远方的孤独感。
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马在沙与雪中嘶鸣,表现出无助与迷失。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反复的“迷路”强调了迷失的主题,草原的无尽与黄昏的来临,象征着孤独感加重。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银河在秋晨高挂,象征着思念的遥远与无尽。
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
描述了思念亲人的愁苦,江南与塞北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感伤。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尽管同在银河之下,但因路途的遥远,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依然断绝。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胡马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刻感受,展现了孤独与无助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象征着孤独与迷失?
A. 胡马
B. 河汉
C. 日暮
D. 边草
诗中反复出现的“离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欣
B. 思念
C. 忘却
D. 自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