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2:33
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南台便黯然。
人夜更歌金缕曲,他时莫忘角弓篇。
三年不顾东邻女,二顷方求负郭田。
我欲归休君未可,茂先方议斸龙泉。
今年我们相聚一场,送别南台时我心中黯然。
夜里人们还在唱着金缕曲,今后可别忘了角弓篇。
三年未曾顾念东邻的女子,二顷田地才开始寻求。
我想要归去休息,你却还未准备好,茂才会商议斸龙泉。
苏轼(1037-1101)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之风,也有婉约细腻之情。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情感、社会现实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台头寺送宋希元》写于苏轼与友人分别之际,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感慨。这首诗是在苏轼政治生涯中的一个特定时刻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苏轼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未来的期许。开头两句“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南台便黯然”,通过“倾盖”这一形象,展现了与朋友相伴的温馨时光,然而随着离别的到来,心中不免生出一丝黯然的惆怅。接下来的句子“人夜更歌金缕曲,他时莫忘角弓篇”,不仅回忆起曾经的欢歌笑语,亦提醒友人不要忘记过往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悲伤。
第三联则转向个人的思考,提及“三年不顾东邻女”,反映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以及对生活的感慨,“二顷方求负郭田”,暗示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规划。最后一句“我欲归休君未可,茂先方议斸龙泉”,展现了苏轼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却又因现实因素而无法实现,反映了他在复杂人生中的无奈与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层层递进,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人生的深思,是苏轼诗歌中一篇值得细细品读的佳作。
相从倾盖只今年:
送别南台便黯然:
人夜更歌金缕曲:
他时莫忘角弓篇:
三年不顾东邻女:
二顷方求负郭田:
我欲归休君未可:
茂先方议斸龙泉: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线,通过回忆往事与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情感与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金缕曲”代表什么?
“我欲归休君未可”中“归休”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东邻女”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