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1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16:01
癸未冬至后与妻对酌偶醉遂赋
——陈著 〔宋代〕
买臣卖薪妻见弃,高凤嗜学遭妻詈。
我穷到骨累百指,黎藿并日一发气。
妻自执爨谋余生,诸儿忍寒结饥肠。
有时我痴笑问妻,妻亦笑答贫其常。
听之不觉一绝倒,不谓此道君亦晓。
满天地间皆浮尘,消磨不尽惟此道。
低头拱手说与妻,孟光举案与眉齐。
当时岂缘醉饱故,深远滋味出盐虀。
而况今日为何日,我年今年已七十。
我妻之年虽少我,老心古道天与质。
偶然得醉平生欢,醉中写与诸儿看。
人闲不必问贫富,须信关雎为造端。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和妻子在冬至后对酌的情景。诗人通过比喻和对比,表达了自己在贫困中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人提到历史上有因贫而离婚的买臣和受妻责骂的高凤,以此反映自己在生活困境中的感受。他的妻子为家庭操劳,而他则有时会傻笑问她,妻子也只是笑着回答这就是贫穷的常态。诗人意识到,虽然生活中有许多浮尘,但真正的道理却是难以磨灭的。他不禁低头对妻子表达敬意,提到孟光的故事,强调夫妻间的相互扶持与理解。诗人感慨自己已七十岁,尽管妻子年轻,但两人心中都深知生活的艰辛。醉酒之中,诗人写下这些感悟,认为人们不必在意贫富,真正的幸福来自彼此的关心和体贴。
陈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生活深刻的理解而著称。他的诗常表达对家庭和生活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作于冬至后,正值家庭生活困顿之时。通过与妻子的对酌,诗人反思了生活的意义,传达了对婚姻和家庭的珍视。
这首诗以对酌的形式展开,描绘了诗人与妻子在困境中相依为命的情感。诗人以“买臣”和“高凤”这两个历史典故开篇,展示了因贫而离婚的悲剧,令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辛酸。随后的描写则转向夫妻之间的温暖与理解,尽管生活艰难,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诗中“我穷到骨累百指”一句,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生活的困苦,而“妻自执爨谋余生”则体现了妻子对家庭的付出与责任感。两人的互动中,不仅有对生活的苦涩感慨,更有对彼此的理解与扶持,展现出深厚的情感基础。
“满天地间皆浮尘,消磨不尽惟此道”一句,诗人将生活的琐碎与永恒的真理相对比,强调了人生中真正值得珍惜的东西。诗的最后,诗人以“须信关雎为造端”收尾,表明了对夫妻之爱的坚定信念,强调了感情的珍贵与人际关系中的理解与包容。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夫妻关系、生活的艰辛与乐观态度,强调了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买臣”象征什么?
A. 富有
B. 贫困
C. 学识
诗中提到的“高凤”遭妻子责骂的原因是什么?
A. 贪玩
B. 嗜学
C. 贫穷
诗人对妻子的态度是怎样的?
A. 不满
B. 感激与珍惜
C. 冷漠
与王维的《终南山》对比,陈著的这首诗更注重家庭与人际关系,而王维则多了对自然与人心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