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3:35
哭崔儿
白居易
掌珠一颗儿三岁,
鬓雪千茎父六旬。
岂料汝先为异物,
常忧吾不见成人。
悲肠自断非因剑,
啼眼加昏不是尘。
怀抱又空天默默,
依前重作邓攸身。
这首诗表达了父亲对白居易去世的幼子崔儿的深切怀念和悲痛。诗中提到,掌珠一般的儿子才三岁,而父亲已经六十多岁。没想到孩子却比父亲先离世,父亲常常忧心无法看到孩子长大成人。伤心的心肠不是因为剑刃的伤害,泪眼模糊不是因为尘埃的影响。怀抱空空如也,天上无声,依然希望能够重温那亲密的日子。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和情感真挚的诗歌而闻名。白居易的诗风平易近人,关注民生,常以个人情感为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的幼子崔儿去世之际,表达了父亲作为长辈的深切悲痛与无奈。它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丧子之痛后的内心挣扎与哀伤。
《哭崔儿》是一首充满深情的哀悼诗,诗中通过对幼子崔儿的回忆,展现了白居易作为父亲的深切悲痛。诗的开篇通过“掌珠一颗儿三岁”描绘了孩子的无辜与脆弱,生动地突显了孩子的年幼和父亲的年长,形成鲜明对比。“鬓雪千茎父六旬”则通过父亲白发皤皤,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岂料汝先为异物”,展现了父亲的意外和无奈,孩子的早逝让父亲的心灵感到巨大的撕裂。
诗中后半部分表现出父亲的无助与绝望,“悲肠自断非因剑”说明伤痛的来源不是外在的攻击,而是内心深处的悲伤。“啼眼加昏不是尘”则描绘了因悲伤而模糊的眼泪,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痛苦和失落。而最后两句“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则是对逝去亲情的无尽追念,寄托着对亲子关系的向往与依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而细腻,构建了一个悲伤而温馨的亲情场景,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亲情的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父亲的视角深刻描绘了失去儿子的痛苦,反映了亲情的珍贵与生命的脆弱,主题围绕着爱与失落,悲痛与希望。
诗词测试:
白居易的《哭崔儿》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掌珠一颗儿三岁”中“掌珠”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鬓雪”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