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18
都城米贵斗论璧,长饥茗碗无从识。
道和何暇索槟榔,惭媿云龙羞肉食。
壑源万亩不作栏,上春伐鼓惊山颜。
题封进御官有局,夜行初不更驿宿。
冰融太液俱未知,寒食新苞随赐烛。
建安一水去两水,易较岂如泾与渭。
右丞分送天上余,我试比方良有似。
月团清润珍豢羊,葵花琐细胃与肠。
可怜赋罢群玉晚,宁忆睡余双井香。
大胜胶西苏太守,茶汤不美夸薄酒。
都城的米价昂贵,几乎连一斗米都要用宝玉来比,饥肠辘辘的我,连茶碗里的茶都无法分辨。
而道理何时有机会去索要槟榔,真让我惭愧,像云龙一样羞愧于肉食。
山谷的源头万亩土地不设围栏,春天的鼓声惊动了山的面貌。
题字封印进皇宫的官吏有规定,夜里行走时初不再在驿站住宿。
冰雪融化的太液湖也不知何处,寒食节的嫩芽随赐的烛光而来。
建安的河流分成两条水流,岂能容易比拟泾水与渭水呢?
右丞分送给我的茶,真让我觉得象天上的美味。
月亮圆润清澈,珍贵如豢养的羊,葵花的细腻滋味滋养着我的胃与肠。
可怜我赋诗已晚,竟然还惦记着睡觉时的双井香。
大胜胶西的苏太守,茶汤虽不美,却也胜过薄酒的夸耀。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公武,号云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曲,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晁补之受到李右丞馈赠茶叶之际,表达了因物价高昂而感到的生活困扰,借此茶叶引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的开头便以“都城米贵斗论璧”引入,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物价飞涨的社会背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质生活的无奈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晁补之通过对茶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茶不仅是饮品,更是交流的媒介与心灵的慰藉。诗中提到的“云龙羞肉食”与“月团清润”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冲突。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深刻揭示了生活的苦涩与精神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茶的描写,反映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展示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物价飞涨
b) 生活的清淡与追求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云龙羞肉食”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羞愧
b) 自豪
c) 不屑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晁补之的诗更侧重于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更强调家国情怀与个人遭遇的悲苦,展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