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史二首

《咏史二首》

时间: 2025-05-03 18:51:19

诗句

保惜金瓯未必非,台城至竟亦灰飞。

隐侯老任梁朝事,却为闲情减带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1:19

原文展示:

咏史二首
作者: 刘克庄
保惜金瓯未必非,台城至竟亦灰飞。
隐侯老任梁朝事,却为闲情减带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要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和环境,金色的杯子(象征美好事物)未必是坏事;而台城(暗指历史的辉煌)最终也会化为灰烬。隐侯(隐士)虽然老了,仍然在梁朝任职,但是他却因为闲情逸致而减轻了责任的负担。


注释:

  • 金瓯:指美好的时光或事物,象征富贵与繁荣。
  • 台城:指古代的城池,象征历史的辉煌与繁荣。
  • 隐侯:指隐士或隐居之人,常用于形容淡泊名利的人。
  • 梁朝:指历史上的梁朝,代表往日的繁华。
  • 带围:指担负的责任或包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著名诗人,字梦得,号白云,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尤其以咏史诗著称。他的诗风严谨,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历史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表达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兴衰的感慨。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咏史二首》通过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的开头,“保惜金瓯未必非”,意味着人们应该珍惜现有的美好,即使它并不完美。接下来的“台城至竟亦灰飞”,则是对历史辉煌的反思,提醒我们无论多么辉煌的历史终会消逝,仿佛化为灰烬一般,体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循环。

“隐侯老任梁朝事,却为闲情减带围”一语,传达出隐士虽然身处历史的洪流中,却因闲情逸致而减少了责任的束缚,反映出诗人对个人选择的思考与对责任的淡然态度。这种对比在诗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邃。

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感与人生哲学,展示了刘克庄在咏史诗创作上的独特视角与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保惜金瓯未必非:珍惜美好的事物,未必是坏事。
  2. 台城至竟亦灰飞:辉煌的城市最终会消失,象征历史的流逝。
  3. 隐侯老任梁朝事:老年的隐士仍在为历史服务。
  4. 却为闲情减带围:但他因闲情而减轻了责任的负担。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金瓯象征美好,台城象征历史,传达了深层的情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历史的兴衰和个人的选择,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历史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瓯:象征美好与繁荣。
  • 台城:象征历史的辉煌与沧桑。
  • 隐侯:象征淡泊名利的理想人物。

文化内涵:金瓯的珍惜与台城的消逝,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体现出儒家对历史的重视与个人价值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瓯”象征什么?

    • A. 美好与繁荣
    • B. 灰烬
    • C. 隐士
  2. “台城至竟亦灰飞”是什么意思?

    • A. 城池依然辉煌
    • B. 历史最终会消逝
    • C. 隐士的责任
  3. 隐侯的身份象征什么?

    • A. 忘记历史
    • B. 淡泊名利
    •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在其诗中也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展示了作者对国家与社会的关注。
  • 《将进酒》:李白则在其作品中体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悟,强调及时行乐的思想,与刘克庄的思考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刘克庄评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李参军 别公安贾明府 秋月(一作江城秋夜) 送苏参军 题招提寺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 听杜山人弹胡笳 赠岑郎中 题宋玉亭 题槿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冬日夏云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木字旁的字 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寸草春晖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黽字旁的字 六朝 娇娇滴滴 尣字旁的字 附同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气字旁的字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叶瘦花残 偭规错矩 途穷日暮 包含鳖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