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将至萍乡欲宿为重客據馆乃出西郊

《将至萍乡欲宿为重客據馆乃出西郊》

时间: 2025-04-30 21:35:15

诗句

哦诗浑忘路高低,忽怪松梢与路齐。

准拟醉眠萍实驿,驿西西去更山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5:15

原文展示:

将至萍乡欲宿为重客據馆乃出西郊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哦诗浑忘路高低,忽怪松梢与路齐。
准拟醉眠萍实驿,驿西西去更山西。

白话文翻译:

我快到萍乡了,想在这里住宿,作为重客,我决定在西郊出发。
我在醉意中忘却了路途的高低,突然发现松树的顶梢似乎与道路平齐。
我本打算在萍乡的驿站醉倒入睡,驿站的西边更远处是山西。

注释:

  • 重客:指重要的客人。
  • 浑忘:完全忘记。
  • 高低:高低起伏的路途。
  • :觉得奇怪。
  • 松梢:松树的顶端。
  • :平齐,水平。
  • 准拟:本来打算。
  • 醉眠:喝醉后入睡。
  • 萍实驿:萍乡的驿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杨万里出行时,正值他游历的时期,诗中表达了他对旅途的感慨与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反映了他独特的观察力和深厚的生活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首句“将至萍乡欲宿为重客”,说明了诗人的出行目的和重视住宿的心态;接着“哦诗浑忘路高低”,表达了他在醉意中对旅途的放松和忘却,似乎将压力抛在脑后。第三句“忽怪松梢与路齐”,则通过意象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松树的高低与道路的平齐产生了视觉上的奇特体验,令人对自然的变化感到惊奇。最后一句“驿西西去更山西”则让人感受到旅途的延续和对远方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悠然的心境。

整首诗虽短小,但意蕴深厚,展现了旅途中的闲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杨万里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将至萍乡欲宿为重客”:表达了诗人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期待与重视。
  2. “哦诗浑忘路高低”:在醉意中,诗人对路途的艰辛感受淡漠,显现出他内心的宁静。
  3. “忽怪松梢与路齐”:描绘出一种奇妙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4. “准拟醉眠萍实驿,驿西西去更山西”:表达了对即将入睡的期待,同时引发对山水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的顶端与道路相齐比喻,增强了视觉冲击。
  • 拟人:通过“怪”字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 对仗:如“醉眠”和“路高低”,形成节奏感。

主题思想: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放松心态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景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萍乡:象征着旅途的终点与归属感。
  • 松梢:象征自然的高远与自由。
  • 醉眠:象征放松与安逸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即将到达哪个地方?

    • A) 山西
    • B) 萍乡
    • C) 西郊
    • D) 驿站
  2. “哦诗浑忘路高低”中的“浑”字意为:

    • A) 欢喜
    • B) 完全
    • C) 忽略
    • D) 奇怪
  3. 诗中提到的“重客”是指?

    • A) 一般客人
    • B) 重要的客人
    • C) 朋友
    • D) 旅人

答案

  1. B) 萍乡
  2. B) 完全
  3. B) 重要的客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中问答》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清新自然与杜甫的沉郁悲壮,在同样的自然背景下,诗人们各自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仓部弟和前韵再得五首 挽赵母郑氏 挽林安人 即事十首 无题二首 灵宝道院 戏效屏山书斋十咏 杜鹃问答二首 题倪上人诗卷 古宫词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理任 父字头的字 革字旁的字 鱼水之情 只凤 日字旁的字 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胡子工程 软磨硬抗 临儿国 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瀛寰 画策设谋 先知先觉 皿字底的字 白字旁的字 一再则宥,三则不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