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2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20:58
金船载山知有无,大千浮空佛所书。何人夜继海山臂,一手挈置西南隅。白虹发晴涪水现,翠凤下晓巴山趋。亮哉何邦实有此,但恐舞皆凡姝。已从上头收浩荡,更著幽处藏萦纡。冯仙观中柏摩月,静老岩下泉跳珠。霜荷千树小雨暗,野竹万个秋风。石囷不了岁事,丹灶肯为凡人炉。惜无数桃出山崦,来藉芳草开春壶。从来山僧野道士,畏客誓不荒榛芜。问谁结屋据雄会,邑中令君秦大夫。此郎平生眼如鹘,视此亦足知远园。挽衣留客来置酒,要看碧浪摧天吴。我亦为渠脚力轻,拄杖插到青云孤。酒酣抚槛叫落日,共闵此世真区区。真须举臂游汗漫,莫向人间堕履凫。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场景,诗人通过金船和佛教的意象,表达了对浩瀚宇宙和自然的敬畏。诗中提到的“白虹”、“翠凤”、“霜荷”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诗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强调了在世俗生活中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最后,诗人通过酒宴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渴望在喧嚣的世俗中寻找一份宁静。
作者介绍:刘望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倡导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诗人处于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受到道教、佛教和自然哲学的影响,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龙多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诗。全诗通过对神秘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越尘世的理想世界。开头部分通过“金船载山知有无”等句子,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空间,暗示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诗中提到的“白虹”和“翠凤”,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心灵的寄托,象征着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通过对“冯仙观”和“丹灶”的描写,表现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渴望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处清静之地。诗人以“酒酣抚槛叫落日”的场景结尾,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在世俗中寻找内心平静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金船”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然 C. 友情
“霜荷”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孤独的美 B. 繁华 C. 生活的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