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江南秋晚图

《题江南秋晚图》

时间: 2025-07-30 18:12:54

诗句

十年不踏钱塘路,江上晴烟渺轻素。

并刀谁剪秋半帘,夕阳正在西陵树。

对之便欲发浩歌,西风萧萧水增波。

胥涛已入乱山去,木落台空幽思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8:12:54

原文展示

题江南秋晚图 王景 〔明代〕

十年不踏钱塘路,江上晴烟渺轻素。 并刀谁剪秋半帘,夕阳正在西陵树。 对之便欲发浩歌,西风萧萧水增波。 胥涛已入乱山去,木落台空幽思多。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有十年没有踏上钱塘的路了,江上的晴烟如同轻薄的素纱。 是谁用并刀剪下了秋天的半幅帘幕,夕阳正挂在西陵的树上。 看着这景象,我便想放声高歌,西风吹过,水面波澜起伏。 伍子胥的怒涛已经随着乱山远去,树木凋零,台上空空,幽思无限。

注释

  • 钱塘路:指杭州的钱塘江一带,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晴烟渺轻素:形容江上的雾气轻薄如素纱。
  • 并刀:古代的一种剪刀。
  • 西陵树:西陵可能指杭州的西山,树指山上的树木。
  • 胥涛:指伍子胥的怒涛,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因忠而被冤杀,传说他的怒涛化为钱塘江的怒潮。
  • 木落台空:树木凋零,台上空无一人,形容秋天的萧瑟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秋天的晚景,通过对钱塘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诗人在远离钱塘十年的情况下,通过一幅画作唤起了对故乡的深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南秋晚为背景,通过对钱塘江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诗中“十年不踏钱塘路”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随后的“江上晴烟渺轻素”和“夕阳正在西陵树”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秋天的宁静与美丽。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西风、水波、胥涛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往昔的回忆。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年不踏钱塘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十年未曾回到钱塘,心中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2. 江上晴烟渺轻素:描绘了江上轻薄的雾气,如同素纱一般,给人以宁静、朦胧的美感。
  3. 并刀谁剪秋半帘:用并刀剪下秋天的半幅帘幕,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4. 夕阳正在西陵树:夕阳挂在西陵的树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增添了诗中的怀旧氛围。
  5. 对之便欲发浩歌:看到这样的景色,诗人心情激动,想要放声高歌,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感慨。
  6. 西风萧萧水增波:西风吹过,水面波澜起伏,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动态美。
  7. 胥涛已入乱山去:伍子胥的怒涛已经随着乱山远去,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
  8. 木落台空幽思多:树木凋零,台上空空,诗人心中充满了幽思,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晴烟渺轻素”将江上的雾气比作轻薄的素纱。
  • 拟人:如“夕阳正在西陵树”将夕阳拟人化,仿佛夕阳有意识地挂在树上。
  • 对仗:如“十年不踏钱塘路,江上晴烟渺轻素”中的“十年”与“江上”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秋晚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诗中通过对钱塘江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对往昔的回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钱塘路:象征着故乡和往昔的回忆。
  • 晴烟:象征着宁静和朦胧的美感。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怀旧的情感。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动态美和变迁。
  • 胥涛: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
  • 木落台空: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诗人的幽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年不踏钱塘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A. 故乡 B. 朋友 C. 爱人 D. 自然

  2. “江上晴烟渺轻素”中的“轻素”比喻了什么? A. 云彩 B. 雾气 C. 水波 D. 风

  3. “夕阳正在西陵树”中的“西陵树”指的是什么? A. 西山的树木 B. 东山的树木 C. 北山的树木 D. 南山的树木

  4. “胥涛已入乱山去”中的“胥涛”指的是什么? A. 钱塘江的怒潮 B. 黄河的怒潮 C. 长江的怒潮 D. 珠江的怒潮

  5. “木落台空幽思多”中的“木落台空”表达了什么? A. 秋天的丰收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萧瑟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A
  2. B
  3. A
  4. A
  5.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
  • 杜甫《登高》: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王景《题江南秋晚图》:通过对江南秋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选》:收录了明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明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王景诗集》:收录了王景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创作的风格和主题。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查询

送七兄监庙赴南宫兼呈大兄知县二首 其二 牡丹诗二十首 其三 和荅南涧公晚别后见寄之韵二首 其一 金沙遗址 金溎生同转寄示诗章并以冰泉唱和闰集及陶庐杂忆两卷见赠赋此报之三首 其一 峡山寺 其四 送张安抚 春日杂述 其一 暑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竖柜 包含甘的成语 鼍鸣鳖应 有名有姓 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半上落下 馬字旁的字 谈言微中 贞高 邑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鉥心刿目 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誓证 包字头的字 不伶不俐 听见风就是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