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赋得夏首启节

《赋得夏首启节》

时间: 2025-07-31 20:42:38

诗句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馀。

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

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

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0:42:38

原文展示: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馀。
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
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
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於。

白话文翻译:

北方的宫阙中,春天已经接近尾声,而南方的荣华却刚刚进入夏季。
黄莺在枝头轻声鸣叫,绿色的林间花瓣已然凋落。
瀑布的流水在山谷中依然回响,猿猴的啼叫声在空旷的山林中回荡。
早开的荷花在心中绽放,长长的杨树影子轻轻舒展。
此时的欢乐无以言表,调弦的乐声中我们相聚在一起。

注释:

  • 北阙:指北方的宫阙,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 三春:指春天的最后阶段。
  • 南荣:指南方的繁荣。
  • 黄莺:一种鸟,象征春天的到来。
  • 翠林:绿树成荫的森林。
  • 瀑流:指瀑布的水流。
  • 猿啼:猿猴的叫声,常用来描绘自然环境的幽静。
  • 早荷:指早开的荷花。
  • 长杨:指高大而优雅的杨树。
  • 调轸:指调音的乐器。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特别突出的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春夏交替的描绘,反映出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们内心的欢愉。诗中提到的黄莺、瀑流、猿啼等意象,均反映了季节的特征和自然的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世民(598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谥号太宗。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开创了“贞观之治”,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他的诗歌作品多描写盛世风光、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世民统治时期,正值盛世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夏之交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赋得夏首启节》是李世民在春夏交替时节写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北阙与南荣的对比,表现出季节变化的美感,黄莺的鸣叫与花落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诗的前四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示了春夏交替时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馀”,生动描绘出春天的黄莺和夏天的绿林,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无常。

后四句则表达出诗人对这一时刻的珍惜与欢愉,“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於”表现了与友人共聚的欢乐,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喜悦。这种对美好时光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情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北阙三春晚:北方的宫阙中春天已近尾声,暗示时光的流逝。
    2. 南荣九夏初:南方刚刚进入夏季,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3. 黄莺弄渐变:黄莺在轻声鸣叫,象征春天的消逝与夏天的来临。
    4. 翠林花落馀:绿树成荫,却已有花瓣飘落,表现自然的变迁。
    5. 瀑流还响谷:瀑布的流水声依旧回荡在山谷中,传达出一种宁静。
    6. 猿啼自应虚:猿猴的啼叫声在空旷的山林中回响,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
    7. 早荷向心卷:早开的荷花绽放,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8. 长杨就影舒:高大的杨树影子轻轻展开,展现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9. 此时欢不极:此时的欢乐无以言表,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愉悦。
    10. 调轸坐相於:调弦的乐器声中,诗人与友人相聚,共享美好时光。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黄莺弄渐变”,赋予鸟儿以人性化的表现。
    • 意象:自然景象如黄莺、瀑流等,营造出恬静的氛围。
  •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现了春夏交替时节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欢愉,寓意着人生的美好时光应当珍惜。

意象分析:

  • 黄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翠林:代表自然的葱郁与繁荣。
  • 瀑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
  • 猿啼:增添自然的灵动感,反映出幽静的环境。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好,早开的荷花暗示着希望与新生。
  • 杨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北阙”指的是哪个方向的宫殿?

    • A. 东
    • B. 西
    • C. 北
    • D. 南
  2. 诗中描绘了哪种鸟的鸣叫?

    • A. 燕子
    • B. 黄莺
    • C. 麻雀
    • D. 鹰
  3. “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於”中“欢不极”的意思是:

    • A. 快乐无比
    • B. 欢乐已尽
    • C. 高兴不已
    • D. 陶醉其中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李白
  • 《夏日绝句》 李清照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李世民的这首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死变迁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写作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为对《赋得夏首启节》的全面解析与学习,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夏内史集》 题《夏内史集》 闻万福华义士刺虏臣王之春不中,感赋 十月十日,虏后那拉万寿节也,纪事得二首 十月十日,虏后那拉万寿节也,纪事得二首 题张苍水集 题张苍水集 题张苍水集 有怀章太炎、邹威丹两先生狱中 有怀章太炎、邹威丹两先生狱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折文旁的字 飘茵随溷 衡从 袭人故伎 钻天入地 讼庭 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吏用 紧要关头 弓上弦,刀出鞘 漆漆 釆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大慝巨奸 双人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