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7:32
好事近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昨夜报春来,的皪岭梅开雪。
携手玉人同赏,比看谁奇绝。
阑干倚遍忆多情,怕角声呜咽。
与折一枝斜戴,衬鬓云梳月。
昨夜春天的消息传来,皪岭上的梅花如雪般盛开。
我与佳人携手同赏,看看谁的姿态更加奇特。
倚着栏杆不禁想起往事,怕那角声呜咽令人伤感。
我折下一枝梅花斜插在发间,衬托出月亮照耀下的云发。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范成大与其他南宋诗人相比,更注重描写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春天,正值梅花盛开之际。诗人在写作中表达了与爱人赏花的欢愉,以及对往昔情感的怀念。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借此传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好事近》是一首描绘春日梅花盛开的词作,充满了浓郁的春意和浪漫情怀。诗人以“昨夜报春来”开头,瞬间将读者带入春天的氛围中,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梅花的美丽。诗中的“携手玉人同赏”描绘了与佳人同赏美景的温馨画面,展现出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系。
接下来的“阑干倚遍忆多情,怕角声呜咽”,诗人倚靠在栏杆上,感怀往事,似乎对过去的情感有些惆怅,角声象征着哀伤,这种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词更显层次感,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瞬间的珍惜以及对失去的惋惜。
最后一句“与折一枝斜戴,衬鬓云梳月”则是将梅花与女子的美丽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间美的赞美。梅花的清香与女子的娇美相辅相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向往。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将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情感经历紧密相连,成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情感以及对往日情感的珍惜与惋惜,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瞬间的铭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天的象征是什么?
诗人为什么“怕角声呜咽”?
“阑干倚遍忆多情”中的“阑干”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范成大的《好事近》更多地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和人间情感的交融,而李清照则更关注内心的细腻情感与对往事的追忆。两者都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