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1:13
别李常侍
作者:贯休
楚水和烟海浪通,又擎杯锡去山东。
道情虽拟攀孤鹤,诗业那堪至远公。
梦入深云香雨滴,吟搜残雪石林空。
朱门再到知何日,一片征帆万里风。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李常侍分别的情景。楚水与烟波浩渺的海浪相连,我举起酒杯向山东而去。虽然我想要像孤鹤一样高洁地追求道义,但在诗歌事业上却难以与远大的志向相匹敌。梦中飘入深云,香雨纷飞,吟咏之间寻找那残雪覆盖的石林是多么的空洞。何时再到你的朱门前呢?此时此刻,只有一片征帆在万里风中远去。
贯休(约830-912年),唐代诗人,以其豪放、清新、幽默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写于作者与李常侍分别之际,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追求理想的无奈。诗中涉及的道教思想和对孤独高洁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名利与理想的矛盾。
《别李常侍》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李常侍的深厚情谊。在首联中,诗人用“楚水”和“海浪”的意象,传达出离别时的惆怅与不舍,仿佛水波荡漾中藏着无尽的思念。而“又擎杯锡去山东”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即使即将分别,依然希望友人一切安好。
接下来的两句,“道情虽拟攀孤鹤,诗业那堪至远公”,表达了作者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却也流露出对自身诗业的无奈与自嘲。虽然心中有理想的孤鹤,但在现实中却难以与伟大的诗人相提并论。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令人感同身受。
最后两句“朱门再到知何日,一片征帆万里风”,则是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友人重逢的期盼,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富有画面感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依依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无限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执着,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中“楚水和烟海浪通”意指?
“道情虽拟攀孤鹤”中“孤鹤”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朱门”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