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7:55
相逢怀抱各全开,蔚结才舒倏又来。
倾倒已辜将进酒,追随休赋上林回。
临分莫作楚愁叹,故事须询河朔杯。
看取滁翁宜自警,空将遗恨感苏梅。
这首诗表达了两人在相聚时的欢愉与期待,彼此心怀畅快,尽情地享受相聚的时光。虽然酒杯早已倾倒,但依然要继续畅饮,追随那上林的美好。临别时不要悲叹像楚人那样的愁苦,往事需要借酒问询,才能解下心中的疑惑。最后,提到滁州的翁,劝诫他要自我警醒,不要让遗憾影响自己的心情。
作者介绍:李之仪,字文甫,号东篱,南宋诗人。以词风清丽见称,擅长表现闺情和游子思乡之情,代表作品有《春日游》等。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与友人相聚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重聚的期待,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与离别时的惆怅。开篇便以“相逢怀抱各全开”点明了两人欢聚的心情,清新而自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倾倒已辜将进酒”,表达了对酒的推崇与对友谊的珍视。在临别时,诗人以“楚愁叹”警醒自己与友人,劝诫勿沉溺于旧怨之中,显示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以滁翁自警,提醒自己要时刻警醒,避免被过去的遗憾所困扰,突出了一种自省与超越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相聚和离别的对比,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遗憾的超越,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相逢怀抱各全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楚愁叹”指的是:
“滁翁”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1-B,2-C,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之仪的作品相比,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更强调了对月的思念与人生的哲理,两者之间在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前者偏重于友情的珍视,后者则探讨人生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