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4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40:11
李之仪的《袭前韵再简少孙四首 其二》原文如下:
雪意埋云蔚不开,新春还傍故春来。
未堪肮脏倚门立,聊复差池接羽回。
得丧但知求失马,盛衰赢取付传杯。
风流二妙天怜我,种玉秧中更插梅。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雪的意境如同埋藏在云层中,春天的到来依旧伴随着旧春的气息。诗人无奈地倚靠在门边,面对生活的肮脏与不堪,心中有所思却又无可奈何。得与失在生命中不断交替,而盛衰成败则是靠酒杯来传递。诗人感叹自己在风流韵事中受天的怜爱,心中种下的理想与希望,如同在玉秧中插上梅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之仪(约1090-1140年),字俊卿,号梅溪,南宋初年著名的词人、诗人。他以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年代,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反映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慨。
李之仪的这首《袭前韵再简少孙四首 其二》,虽短小精悍,却通过层层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复杂情感。开篇以“雪意埋云蔚不开”描绘了严冬的最后余韵,暗示着生活的艰难和不易,但“新春还傍故春来”又透露出一丝希望和温暖。诗人在门前倚立,既是无奈的姿态,也是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得丧但知求失马,盛衰赢取付传杯”一句,表达了对人生起伏的哲思,得失常伴,盛衰随时,似乎在提醒人们要学会接受生活的无常。最后两句“风流二妙天怜我,种玉秧中更插梅”,则是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尽管现实中有诸多不如意,但希望依然存在,理想的种植与梅花的插入,象征着诗人不屈的精神和对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境上融汇了四季的更迭与人生的哲理,李之仪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性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思索,表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人生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思考人生的得失与盛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雪意”指代什么?
“得丧但知求失马”中的“失马”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