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4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8:22
春堤一望思无涯,
树势还同水势斜。
深映菰蒲三十里,
晴分功利几千家。
谋成既不劳人力,
境远偏宜隔浪花。
若与青山长作固,
汀洲肯恨柳丝遮。
春天的堤岸望去,思绪无边无际;
树木的姿态与水面倾斜得相映成趣。
菰蒲的倒影延绵三十里,
阳光照耀下,功名利禄分散成千家。
谋划成功并不需要劳力,
远方的景致更宜隔着浪花欣赏。
如果能与青山常常相依,
那汀洲又怎会埋怨柳丝的遮挡呢?
诗中提及的“青山”与“柳丝”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青山象征着稳固与长久的陪伴,而柳丝则代表着柔情的牵挂与依恋。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人生的哲思。
朱庆馀(约736年-约799年),唐代诗人,字仲明,号青溪。他的诗歌以自然景物见长,善于描绘生动的自然场景与人情,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吴兴新堤》创作于朱庆馀游览吴兴(今浙江湖州)时,诗人在春天的堤岸上感受自然的美好,产生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与自然环境的思索。
《吴兴新堤》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诗人以“春堤一望思无涯”引入,展现了春天的无尽生机与思绪的广阔。接着,通过“树势还同水势斜”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树木与水面融为一体,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深映菰蒲三十里”则描绘了菰蒲的广袤,反映出水乡的特有风貌;而“晴分功利几千家”则引导出对人生功利的思考,暗示着在自然美景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随后的“谋成既不劳人力”一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力量与人生哲理的体悟,强调了追求理想不必拘泥于世俗的努力。
最后两句“若与青山长作固,汀洲肯恨柳丝遮”则是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反思,表达出一种“与山为伴”的宁静心态,纵使有柳丝遮挡,也无怨无恨,反而更显得生活的恬淡与美好。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功利的淡泊。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传达了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诗中“春堤一望思无涯”意指: A. 春天的堤岸一眼望去,思绪绵延无尽。 B. 春天的堤岸很短。
“晴分功利几千家”中“功利”指的是: A. 追求的利益。 B. 一种自然现象。
此诗的主题主要是: A. 人生理想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B. 对官场的评论。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