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9:4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41:00
原文展示:
秋日书怀 张舜民 〔宋代〕
凉风起天末,何物动人愁。 一室关河暮,三年草木秋。 高文谁吊屈,晚节漫依刘。 独怪瀼西叟,巴江得久留。
白话文翻译:
秋风从天边吹来,是什么触动了我的忧愁。 房间里映照着河流和山脉的暮色,三年来草木都经历了秋天的凋零。 有谁会为屈原的高尚文章哀悼,晚年却随意依附于刘姓之人。 我独自奇怪,那位瀼西的老者,为何能在巴江长久停留。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晚年,面对秋天的萧瑟景象,感慨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对历史人物屈原的哀悼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风起始,引出诗人的忧愁之情。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诗中提到屈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哀悼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而“晚节漫依刘”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最后两句通过对瀼西老者的描述,表达了对长久停留的疑惑,可能暗含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同时,通过对瀼西老者的描述,暗含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文谁吊屈”是指谁? A. 屈原 B. 刘姓之人 C. 瀼西叟 D. 张舜民
诗中的“晚节漫依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高尚品质的向往 B. 对现实社会的失望 C. 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D.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的“独怪瀼西叟”表达了什么? A. 对长久停留的疑惑 B. 对高尚品质的向往 C. 对现实社会的失望 D.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