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不解算 其三

《不解算 其三》

时间: 2025-04-28 04:53:10

诗句

管晏商斯几揣摩,尽誇掌上有山河。

当身成就凭君问,孰与颜曾孔孟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53:10

原文展示

不解算 其三
作者: 陈普 〔宋代〕

管晏商斯几揣摩,
尽誇掌上有山河。
当身成就凭君问,
孰与颜曾孔孟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大意是:管仲、晏子、商鞅等人对世事的揣摩和思考,尽管自夸自己掌握了天下的山河,然而真正的成就却要看你问我。我与颜回、孔子、孟子相比,谁更有成就呢?

注释

  • 管晏:指管仲和晏子,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谋士。
  • 商斯:商鞅,法家代表人物,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
  • 尽誇:尽情地夸耀。
  • 山河:指国土,形容政治成就。
  • 当身:在世间的成就。
  • 颜曾:颜回和曾子,孔子的学生,以仁德著称。
  • 孔孟:指孔子和孟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和代表。

典故解析

  • 管晏:两位历史人物,管仲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晏子是春秋时期的外交家,二人以智慧和政治手腕著称。
  • 颜曾:颜回和曾子均为孔子的得意门生,强调仁义之道,代表了儒家思想的道德追求。
  • 孔孟: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影响深远,常用于指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常体现出对时政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风格多样,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在宋代,社会政治变革频繁,诗人常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此诗可能是在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思考中产生,反映出对成就的追求与对历史人物的比较。

诗歌鉴赏

《不解算 其三》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述,表达了诗人对成就与价值的思考。诗中的“管晏商斯”代表了古代的智者,他们在政治上的成就令人瞩目,而“尽誇掌上有山河”则暗示了这些成就的自夸与自信。诗人接着提出,真正的成就应由他人来判断,这种谦逊的态度反映了对自身价值的深刻认识。

“当身成就凭君问”一句,诗人将自己与历史巨匠进行对比,展现出一种自我反思的精神。最后一句“孰与颜曾孔孟多”,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是对儒家思想的认同。整首诗在对比中揭示了成就的主观与客观,传达出一种理性思维与人生态度,值得读者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管晏商斯几揣摩:提到历史上的智者,暗示对他们智慧的思考。
  2. 尽誇掌上有山河:自夸掌握了政治成就,表现出自信。
  3. 当身成就凭君问:真正的成就需要他人来评判,体现谦逊。
  4. 孰与颜曾孔孟多:与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进行比较,展示出诗人的自我反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突出诗人对成就的思考。
  • 夸张:自夸的成就表现出一种自信,也带有自嘲的意味。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成就的相对性,强调谦逊与自省的重要性,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河:象征着国家和政治成就。
  • 智者:象征着智慧与领导力。
  • 成就:象征着个人价值的体现。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描绘了历史的厚重,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价值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管晏商斯”指的是哪个时期的智者?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汉代

  2. 诗中“尽誇掌上有山河”意指什么? A. 自夸有成就
    B. 谦虚自省
    C. 赞美他人

  3. 诗中提到的“颜曾孔孟”代表的是什么思想? A. 道家
    B. 法家
    C. 儒家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望岳》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普的这首诗更注重理性思考和对历史的反省,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豪情与奔放的个性。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强调自我成就的狂放,后者则表现出对成就的谦逊与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文的对比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龙门香山泉 陪元侍御春游 夜望 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 月溪与幼遐、君贶同游(时二子还城) 同韩郎中闲庭南望秋景 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 再游西山 西亭 诣西山深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眼高手生 夏网 接绍香烟 密博 义正词严 子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臧的词语有哪些 言说 足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父母官 打网 包含舍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寡虑 山栖谷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