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5:58
密竹行已远,子规啼更深。
绿池芳草气,闲斋春树阴。
晴蝶飘兰径,游蜂绕花心。
不遇君携手,谁复此幽寻。
在密密的竹林中漫步已远,杜鹃鸟的啼叫声愈加深沉。
绿池中弥漫着芳香,闲适的斋房在春树的阴影下。
阳光下的蝴蝶在兰花的小道上飞舞,蜜蜂则盘旋在花心周围。
若不是与你携手而来,谁又会在这幽静之地寻觅呢?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子规啼”常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离别的哀愁,杜鹃鸟在古诗中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韦应物,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涧底。生于名门,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作清新自然而受到赞誉。他的诗风多描写山水田园,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情怀。
此诗写于韦应物与友人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时,表现出诗人对友人陪伴的珍惜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思念之情。
这首《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幽静的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开篇以“密竹行已远,子规啼更深”引入,展现了行走在竹林中的悠然自得与对自然的亲近。随着诗句的推进,画面从竹林转向绿池与芳草,这种渐进的景象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在描写中,诗人巧妙地运用“晴蝶飘兰径,游蜂绕花心”来表现春日的生机与活力,蝴蝶与蜜蜂的活动不仅增添了自然的气息,也象征着友谊的甜美。最后一句“不遇君携手,谁复此幽寻”则流露出对友人陪伴的渴望,暗示着孤独与寂寞,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整首诗意境深远,构建了一幅春日游赏的图景,同时折射出对友谊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色和对友谊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反映出一种淡泊而深情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哪种鸟?
诗中“晴蝶飘兰径”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