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8:15
江下(一作上)初秋寓泊
作者:杜荀鹤 〔唐代〕
蒙蒙烟雨蔽江村,
江馆愁人好断魂。
自别家来生白发,
为侵星起谒朱门。
也知柳欲开春眼,
争奈萍无入土根。
兄弟无书雁归北,
一声声觉苦于猿。
在朦胧的烟雨中,江边的村庄似乎被遮蔽了,
在江边的旅馆里,愁苦的人好似要断了魂。
自从与家人分别后,白发渐生,
为了在星空下拜访朱门。
我知道柳树将要绽放春天的眼睛,
可惜浮萍没有扎根入土。
兄弟之间没有书信,雁群向北飞去,
每一声哀鸣都让我感到猿的痛苦。
作者介绍
杜荀鹤,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初秋,诗人可能在江边旅馆中寄情于景,表达因离别而生的愁苦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家乡与亲人的深切怀念。
《江下》是一首充满愁绪的诗作,诗人在烟雨朦胧的江村中,感受到无尽的孤独与愁苦。开篇的“蒙蒙烟雨”既描绘出秋天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哀愁。诗人通过江馆的场景,传达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家人的思念,尤其是“自别家来生白发”,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思念的沉重。
第二联“为侵星起谒朱门”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生活的向往与无奈。朱门象征着权势与富贵,而星空则代表着诗人理想的渴望,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接下来的“也知柳欲开春眼,争奈萍无入土根”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新生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柳树的发芽象征着希望,但浮萍却没有扎根,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无根状态。
最后两句“兄弟无书雁归北,一声声觉苦于猿”更是道出了离别的痛苦,兄弟间的隔阂与大雁的归去形成鲜明对比,猿的哀鸣更是加深了整体的悲伤氛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的对比,深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厚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悲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荀鹤
C. 白居易
D. 王维
诗中“兄弟无书雁归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与孤独
C. 希望
D. 愤怒
诗中提到的“柳”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生命与希望
C. 伤感
D.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直接,强调了对家人的关爱与担心。相比之下,杜荀鹤的《江下》则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情感,表现出一种更为细腻的愁苦与孤独。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