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5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3:30
自春徂秋天弗雨,廉廉早稻才遮亩。
芒粒稀疏熟更轻,地与禾头不相拄。
我来愁筑心如堵,更听农夫夜深语。
凶年是物即为灾,百阵野凫千穴鼠。
平明抱杖入田中,十穗萧条九穗空。
敢言一岁囷仓实,不了如今朝暮舂。
天职谁司下民籍,苟有区区宜析析。
本作耕耘意若何,虫豸兼教食人食。
古者为邦须蓄积,鲁饥尚责如齐籴。
今之为政异当时,一任流离恣征索。
平生幸遇华阳客,向日餐霞转肥白。
欲卖耕牛弃水田,移家且傍三茅宅。
自春天到秋天,天上没有下雨,早稻刚刚长出,覆盖了田亩。稻穗稀疏,成熟的稻谷更轻,地面和稻穗都不相互支撑。我来此地,心中愁苦如堵,更听见农夫在夜深时的低语。凶年时,粮食就是灾难,成群的野鸭和无数的鼠穴。天亮时我抱着杖走进田里,十穗稻谷中只有九穗空掉。敢说这一年仓库里能有多少粮食,现在却连早晚都无法磨制。谁负责管理百姓的生活,若有点滴粮食也该分配开来。这种耕耘的意义究竟如何?虫子和害虫也教会人们生存。古时候一个国家要积蓄粮食,鲁国遭饥荒还要像齐国一样去购买。如今的政权与当时不同,任凭人民流离失所,肆意征收。平生幸遇华阳的朋友,朝霞下共享美食。想要卖掉耕牛,抛弃水田,迁居到三茅的家旁。
陆龟蒙,唐代诗人,字子美,号龟蒙,生于晚唐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因其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显得独特,常常反映贫困与农民的艰辛。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农民生计困苦。作者通过描绘农民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不安定,表现了对人民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
《五歌·刈获》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农民在凶年面临的困境与无奈。诗中开头以“自春徂秋天弗雨”引入,强调了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紧接着描绘了稻谷的稀疏与不丰,显示了农田的萧条。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自我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忧虑与同情。
“凶年是物即为灾”一句,直接揭示了粮食短缺带来的灾难,而“虫豸兼教食人食”则进一步揭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残酷斗争。在古今对比的部分,诗人强调了历史的教训,古代国家注重粮食储备,反观今朝却是任凭流离失所,表现出对政治的不满与失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的描摹,也有对人性的思考,展现了陆龟蒙作为诗人的深邃与敏感。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关注农民的生活困境,批判当时的政治状况,表达了对粮食安全和社会公正的渴望。通过古今对比,强调了国家治理与民生之间的重要关系。
陆龟蒙是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凶年”主要是指什么情况?
诗人对古代管理和今朝政权的态度是怎样的?
在杜甫的《春望》中,诗人同样描绘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表露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两者都通过对自然和人类生存的描写,展现出深刻的社会关怀,但陆龟蒙更侧重于农民的生存困境,而杜甫则更广泛地关注国家与社会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