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4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49:11
原文展示:
忆在同安郡,谁知是胜游。 仙山常独往,骚客自忘忧。 暂别经多难,劳生已白头。 羡君驱蒨旆,兼得漱清流。 民俗常如古,风光最称秋。 短歌聊抒意,为我谢沙鸥。
白话文翻译:
回忆在同安郡的日子,谁能想到那是最美好的游玩时光。 我常常独自前往仙山,文人墨客自然会忘却忧愁。 暂时离别经历了许多困难,劳累的生活已使我头发斑白。 羡慕你能够驱使着美丽的旗帜,同时享受清澈的流水。 当地的民俗风情常常保持着古朴,而秋天的风光最为宜人。 这首短歌只是略表心意,请替我向沙鸥致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唐代诗人,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他以文学才华著称,尤其擅长诗歌创作。徐铉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水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在回忆过去在同安郡的生活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羡慕之情。诗中透露出对自然风光和古朴民俗的喜爱,以及对劳碌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古朴民俗的深厚情感。诗中“仙山常独往,骚客自忘忧”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投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羡君驱蒨旆,兼得漱清流”则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羡慕,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清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民俗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忆在同安郡,谁知是胜游。
仙山常独往,骚客自忘忧。
暂别经多难,劳生已白头。
羡君驱蒨旆,兼得漱清流。
民俗常如古,风光最称秋。
短歌聊抒意,为我谢沙鸥。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风光、古朴民俗的喜爱。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仙山”指的是什么? A. 实际的山名 B. 风景秀丽的地方 C. 神话中的山 D. 诗人的家乡
“骚客自忘忧”中的“骚客”指的是什么? A. 文人墨客 B. 官员 C. 商人 D. 农民
诗中的“蒨旆”象征着什么? A. 美丽和荣耀 B. 战争 C. 贫困 D. 悲伤
诗中的“漱清流”象征着什么? A. 清雅和宁静 B. 污浊和混乱 C. 忙碌和喧嚣 D. 孤独和寂寞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