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5:07
晨起待子聿归
老人盥栉罢,坐待汝晨省
忽思隔重关,怀抱增耿耿。
小雨暗北窗,谁与慰凄冷?
卷书默袖手,奈此清昼永!
悬知河桥下,亦已唤舴艋。
长路归当饥,呼童具汤饼。
晨起时我等待你归来,
老人已经梳洗完毕,坐在这里等待你早晨的问候。
不禁想到你在重重关隘之外,心中思念愈加浓烈。
小雨纷纷,窗外昏暗,谁来慰藉我这凄冷的心情?
卷起书卷,手中无所事事,面对这漫长清晨感到无奈。
我知道河桥之下,船只已经开始呼唤。
漫漫长路归来时我必定饥饿,请小童准备汤饼。
诗中所提到的“河桥”与“舴艋”,可以看作是对归家的希望与期待的象征。古代诗人常以水路为归途,表现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晚号“放翁”。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亡与复兴,充满了对国家、家庭的深切思考与忧虑。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儿子归来的期待。诗中流露出对亲情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反映了陆游作为父亲的深切情感。
《晨起待子聿归》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展现了陆游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诗的开头,通过“老人盥栉罢,坐待汝晨省”的描写,勾勒出一幅温馨却又略显孤独的画面。老人已梳洗完毕,静静地等待着子女的归来,这种等待似乎充满了浓厚的期待与无奈。
随后的“忽思隔重关,怀抱增耿耿”,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思念的深沉。重重关卡隔绝了亲情的联系,让人心中愈加思念,情感愈加浓烈。接下来的“小雨暗北窗,谁与慰凄冷?”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窗外的细雨与室内的寒冷相呼应,增强了情感的渲染。
诗的后半部分“卷书默袖手,奈此清昼永”,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无奈感,漫长的清晨让人感到时间的缓慢与沉重。最后一句“长路归当饥,呼童具汤饼”,则是对归来时温暖食物的期待,既是对儿子的期盼,也是对生活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表达了陆游对亲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感叹,展现了一个老人在晨曦中孤独等待的深切情感。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亲情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亲情始终是人内心深处的寄托。
诗中“老人盥栉罢”指的是谁?
“小雨暗北窗”中,雨的意象表达了什么?
“呼童具汤饼”中提到的“汤饼”代表什么?
陆游的《晨起待子聿归》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却各有侧重。陆游的诗更强调对生活细节的期待,而杜甫则在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下表达对亲情的忧虑与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