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1:25
送人宰浦城
作者: 林宽 〔唐代〕
东南犹阻寇,梨岭更谁登。
作宰应无俸,归船必有僧。
滩平眠獭石,烧断饮猿藤。
岁尽校殊最,方当见异能。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去的情感,以及对时局的思考。东南方仍然有敌寇的阻隔,梨岭上又有谁能去攀登呢?作为宰相恐怕没有俸禄,归来的船上一定有僧侣在。滩平的地方可以在獭石上安睡,烧断了饮水的藤蔓让猿猴更加难以饮水。年终之际,评比的标准各有不同,最终只有在此时才能见到真正的才能。
林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风格多样,常以抒情和描写自然景观见长。
这首诗写于动荡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政治局势的关心以及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折射出他内心的忧虑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用“东南犹阻寇”引入,揭示了时局的动荡,显示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接着提到“梨岭更谁登”,表现出对于离别者前路的担忧,似乎在感叹即便有才华之人也难以在险境中施展抱负。
“作宰应无俸,归船必有僧”一句,暗示出政治的无奈与失落,宰相即便有才能,也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归船上有僧侣,似乎象征着一种归隐的选择,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向往。
后面几句“滩平眠獭石,烧断饮猿藤”,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平坦的滩涂和獭石,象征着一种安静而又无所依赖的状态。诗的最后一句“岁尽校殊最,方当见异能”,揭示出在年末之际,真正的才能往往在于与众不同的表现,暗含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邃,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透过自然的描绘与社会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离去的感慨,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思考与挣扎。
“东南犹阻寇”中“寇”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敌寇
C. 动物
D. 财物
“作宰应无俸”意思是?
A. 做宰相的人有很多钱
B. 做宰相的人没有俸禄
C. 做宰相的人很忙
D. 做宰相的人受欢迎
诗中提到的“归船必有僧”暗示了什么?
A. 归来的船上有很多人
B. 归隐的选择
C. 船会沉没
D. 没有人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