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石榴花

《咏石榴花》

时间: 2025-07-27 22:08:24

诗句

密幄千重碧,疏巾一拶红。

花时随早晚,不必嫁春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08:24

咏石榴花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原文展示:

密幄千重碧,疏巾一拶红。
花时随早晚,不必嫁春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石榴花盛开的景象,密密的绿色叶子像是重重的帷幕,而那一抹红色的花儿则像是随意披挂的红巾。花开的时候无论是早是晚,都不必依赖春风的到来。

注释:

  • 密幄: 密密的帐幕,形容石榴树叶繁茂。
  • 千重碧: 形容树叶的颜色和层次繁多,象征生机。
  • 疏巾: 疏松的红色布巾,形容石榴花的颜色和形态。
  • 一拶红: 一撮红花,强调石榴花的鲜艳。
  • 花时: 花开的时间。
  • 嫁春风: 寓意依附于春风,暗指花开需要依靠春天的气候。

典故解析:

石榴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繁荣和美好的愿望,因其花色鲜艳且果实丰硕,常被赋予喜庆的寓意。诗中提到的“春风”,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温暖、生命的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和鲜明的风格。

创作背景:

《咏石榴花》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反映出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石榴花的美丽,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情感。开篇的“密幄千重碧”描绘出石榴树的繁茂,绿色的叶子仿佛为花儿搭建了一座华丽的舞台;而“疏巾一拶红”则将石榴花的娇艳展现得淋漓尽致,鲜红的花朵在绿叶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花与叶、红与绿、早与晚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石榴花的独特魅力。

诗的最后两句则传达了一种洒脱的态度,花开的时机不必依赖春风的到来,暗示着一种自我独立与自由的精神。这种意象不仅反映出自然的规律,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美丽是自然的馈赠,无需依赖外在因素。整体上,这首诗以其清新明快的风格、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密幄千重碧: 描绘了石榴树繁茂的叶子,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
  2. 疏巾一拶红: 强调石榴花的鲜艳,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视觉冲击力。
  3. 花时随早晚: 表达了花开并不受时间限制,暗示自然的自由与随性。
  4. 不必嫁春风: 指出花开不必依赖春风,强调独立与自我的价值。

修辞手法:

  • 对比: “千重碧”与“一拶红”的对比,突出石榴花的美丽。
  • 比喻: “密幄”与“疏巾”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
  • 象征: 石榴花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美好,反映出诗人的情感寄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独立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体价值的肯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榴花: 象征着繁荣与美好,暗示生命的活力。
  • 春风: 代表温暖与生机,常常是生命复苏的象征。
  • 密幄: 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层次感,营造出丰盈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密幄千重碧”形容的是什么? a) 石榴花
    b) 石榴树的叶子
    c) 春风

  2. 诗人认为花开是否需要依赖春风? a) 需要
    b) 不需要
    c) 不确定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描绘春天
    b) 自然与生命的独立
    c) 对春风的依赖

答案:

  1. b) 石榴树的叶子
  2. b) 不需要
  3. b) 自然与生命的独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梅赞》 by 王冕
  • 《春晓》 by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红梅赞》与《咏石榴花》都通过花卉表现出生命的美丽,但前者更强调梅花在寒冬中绽放的坚韧,而《咏石榴花》则突出了石榴花的鲜艳和生命的活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元代诗人研究》
  • 《石榴花的文化象征》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塘泛舟会元六昆季 寄刘尊师 送王校书 饯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 夏冰歌 晓坐西斋 趋府候晓,呈两县僚友 答崔主簿问,兼简温上人 杂体五首 秋夜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齐刃 抔羇 钻灯棚 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繁复 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得寸得尺 西河之痛 辛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豕字旁的字 纶巾羽扇 出于意表 倒戢干戈 匕字旁的字 酸眉醋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