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9:21
宿山寺
作者:张蠙〔唐代〕
中峰半夜起,
忽觉有青冥。
此界自生雨,
上方犹有星。
楼高钟尚远,
殿古像多灵。
好是潺湲水,
房房伴诵经。
在半夜时分,我从山峰中醒来,
忽然感到有一片青冥的天空。
这个地方本来就会下雨,
而上空仍然有星星闪烁。
高楼的钟声还显得遥远,
古老的殿宇中神像众多而灵验。
最是那潺潺的流水,
伴随着房间里诵经的声音。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殿古像多灵”可以联想到道教和佛教中的神灵崇拜,古殿和灵像常见于寺庙中,表达了对宗教信仰的敬畏和向往。
作者介绍:张蠙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作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佛教的关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常常表现出对山水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诗人在宿山寺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宗教的氛围,借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宿山寺》是一首描写夜晚山寺景色的诗,作者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高山、星空和寺庙的和谐景象。诗的开头“中峰半夜起”,给人一种突然觉醒的感觉,仿佛在一种宁静的氛围中,心灵得到了升华。接着“忽觉有青冥”,诗人通过夜空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夜的静谧与深邃。
“此界自生雨,上方犹有星”,表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神秘,雨水的滋润与星星的闪烁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诗中提到的“楼高钟尚远”,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宁静的感觉,高楼的钟声遥远而柔和,仿佛在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一丝温情。
“殿古像多灵”则引入了宗教的元素,古老的殿宇和灵验的像,传达出一种对神灵的敬仰与信仰。而最后一句“好是潺湲水,房房伴诵经”,将自然与宗教结合在一起,水流声伴随诵经声,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静谧与庄重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山寺夜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宗教的深刻理解,情感真挚而细腻,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山寺的夜景,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对宗教的信仰,同时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冥”指的是:
A. 深邃的夜空
B. 明亮的白天
C. 清澈的湖水
D. 繁茂的森林
诗中“楼高钟尚远”表达的意境是:
A. 生活的喧嚣
B. 寺庙的宁静
C. 城市的繁忙
D. 自然的美好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与宗教的赞美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人生的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对《宿山寺》进行了全面的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美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