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4:5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4:51:14
少年识事浅,不知交道难。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兰。宝剑思存楚,金锤许报韩。虚心徒有托,循迹谅无端。太息关山险,吁嗟岁月阑。忘机殊会俗,守拙异怀安。阮籍空长啸,刘琨独未欢。十步庭芳敛,三秋陇月团。槐疏非尽意,松晚夜凌寒。悲调弦中急,穷愁醉里宽。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
少年时对事物的认识浅薄,不知道交朋友是多么困难。说一句话如同桂花般芳香,却在四海之内散发着臭味,如同兰花。怀念宝剑,想要留在楚国;希望用金锤来报答韩氏。虚心求教却只是徒有其表,循着踪迹却感到无可奈何。感叹关山险阻,叹息岁月已晚。忘却世俗的机巧,守住心中的纯朴,内心安宁。阮籍虽然常常长啸,却是空虚;刘琨却依然未能欢笑。十步之内,花香渐渐收敛,三秋的月光在田野上团聚。槐树稀疏并非我所期待的,松树在夜晚中忍受着寒冷。悲伤的调子在弦中急促,穷愁却在醉酒中得以放宽。不要把流水引导,白白向世俗之人弹奏。
骆宾王(约640-684年),字观光,号少游,唐代著名诗人,以其俊朗的才华和激昂的诗风而知名。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此诗作于骆宾王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朋友关系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失望。
骆宾王的《咏怀》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便以“少年识事浅”自谦,指出年轻时对事物的认知之浅,接着通过“桂”和“兰”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与丑恶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的“宝剑思存楚,金锤许报韩”,传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和对历史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痛苦感受。
接下来的“虚心徒有托,循迹谅无端”,则表现了作者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遭遇的失望与困惑。尤其是“太息关山险,吁嗟岁月阑”,在感叹岁月流逝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人生历程的无奈与惆怅。
后半部分提到的阮籍与刘琨,暗喻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虽然有着豪情壮志,却始终无法找到同伴的共鸣。诗的结尾“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更是直接表达了对世俗的拒绝,宣告了对理想与情感的坚守。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对友情的渴望与对世俗的厌倦。诗中流露出一种孤独感与对美好理想的执着,最终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拒绝与内心的安宁。
《咏怀》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虚心徒有托”意味着什么?
“忘机殊会俗”中“忘机”指的是什么?
骆宾王《咏怀》与李白《月下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