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蓬莱镇

《蓬莱镇》

时间: 2025-05-03 19:24:33

诗句

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

野楼疑海气,白鹭似江涛。

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

将飞怜弱羽,欲济乏轻舠.

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4:33

原文展示:

蓬莱镇
骆宾王 〔唐代〕

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
野楼疑海气,白鹭似江涛。
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
将飞怜弱羽,欲济乏轻舠。
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边城夜晚的心情。他的春心已断,站在高处眺望,眼前景象令他感到孤独与惆怅。远处的野楼似乎被海雾笼罩,白鹭在水面上飞舞,像江涛一样起伏不定。他想到了自己疲惫不堪的生活,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哀伤。尽管内心怜悯那脆弱的羽毛,想要帮助那些艰难渡过的旅人,但此时的他也感到力不从心。好在有阳春的曲子可以吟唱,虽然穷愁满怀,但仍然愿意为此而努力。

注释:

  • 旅客:指在外旅行的人,代表孤独与漂泊的生活。
  • 春心断:春心指年轻时的情感与希望,这里指失去了希望或爱情。
  • 边城:指边境的城市,通常象征着孤立与遥远。
  • :此处指高处的视角,也暗示了诗人的情感状态。
  • 野楼:指乡间的楼房,传达出偏远与宁静。
  • 白鹭:一种水鸟,象征着自由与纯洁,但此时却与忧伤的江涛相联系。
  • 结绶:古代的饰物,象征身份与地位。
  • 承冠:指戴上帽子,可能暗指身份的重负。
  • 泣二毛:表示眼泪流下,暗指悲伤与失落。
  • 乏轻舠:指缺乏轻舟,表达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 阳春曲:春天的歌曲,象征希望与新生,但在这里却与愁苦相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骆宾王,字观光,号云峰,唐代诗人,以其才华横溢而著称,早年以《咏鹅》成名,后因参与政治斗争而遭贬。他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之气,又不乏细腻与婉约,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蓬莱镇》写于骆宾王被贬期间,身处边城,心中充满对家乡与往昔的思念。诗中表达了他在异乡的孤独与惆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蓬莱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骆宾王在异乡的孤独与惆怅。开篇“旅客春心断”,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春心的断裂不仅是对爱情的失落,也是对生活希望的破灭。接着,诗人描绘夜晚的边城景象,野楼与白鹭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孤寂的氛围。诗人在“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中,将身份的重负与内心的哀伤结合,表现出一种无奈的人生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内心情感的流露。野楼的迷离与白鹭的自由形成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在最后几句中,阳春曲的引入则给人以一丝希望,尽管内心充满愁苦,但仍愿意为生活而努力。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骆宾王作为诗人的敏感与细腻,也让人感受到在动荡岁月中,个体对生活的坚持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旅客春心断:开篇即点明心境,旅者的情感已断,暗示孤独与失落。
  2. 边城夜望高:在边城的高处眺望,渲染了孤寂的气氛。
  3. 野楼疑海气:自然景象与情感交融,野楼在夜色中显得迷离,似乎笼罩在海雾之中。
  4. 白鹭似江涛:白鹭的景象与江涛相似,暗示着生命的波动与无常。
  5. 结绶疲三入:表达身份的重负与内心的疲惫,不得不承受的生活压力。
  6. 承冠泣二毛:流泪表明心中对生活的不满与失望。
  7. 将飞怜弱羽:诗人虽有怜悯之情,但力所不逮。
  8. 欲济乏轻舠:希望帮助他人,但面临困境,感到无能为力。
  9. 赖有阳春曲:愿意通过阳春的歌声来寻找生活的希望。
  10. 穷愁且代劳:尽管愁苦,但仍愿为生活努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鹭似江涛”,通过比喻使诗意更加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对仗工整,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在动荡岁月中,个体对生活的迷茫与坚持,描绘了孤独与希望并存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边城:象征孤独与遥远的旅途。
  2. 白鹭:象征自由与纯洁。
  3. 阳春曲:象征希望与新生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鹭”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受困 C. 失落

  2. “旅客春心断”中的“春心”主要指什么? A. 春天的心情 B. 年轻时的情感 C. 对未来的憧憬

  3. 诗人想通过什么来寻找生活的希望? A. 回忆 B. 阳春曲 C. 朋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骆宾王与王之涣的边城意象对比: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同样描绘了边城的壮丽,但更强调壮阔的自然景观,而骆宾王则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骆宾王诗文选》

相关查询

念奴娇(别妓) 小重山(成都上元席上用权帅许觉民韵) 惜分飞(别妓) 减字木兰花(恭人生日) 小重山 成都上元席上用权帅许觉民韵 减字木兰花 其一 代人戏赠 东阿道上作 秋夜 其二 秋夜 其一 重过花埭东园寄潘比部伯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福如东海 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千古一律 该切 大水冲了龙王庙 干字旁的字 齐东野语 豫教 火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疽肿 死而不悔 艮字旁的字 盘石之安 苦身焦思 長字旁的字 盟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