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4:48
相和歌辞·王昭君
作者: 骆宾王 〔唐代〕
敛容辞豹尾,
缄怨度龙鳞。
金钿明汉月,
玉箸染胡尘。
妆镜菱花暗,
愁眉柳叶嚬。
惟有清笳曲,
时闻芳树春。
这首诗描绘了王昭君的心情与形象。她收敛着容颜,轻轻抚摸着豹尾,心中压抑着怨恨,像龙鳞一般坚硬。金色的钿饰在明亮的汉月下闪耀,玉制的筷子沾染了异族的尘土。妆镜中的菱花暗淡无光,愁苦的眉头像柳叶一样紧蹙。唯有那清脆的笳声,时不时地在芳香的树间响起,仿佛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作者介绍:
骆宾王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和人物的敏锐观察,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以王昭君为主题,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她为了维护国家的和平,甘愿出嫁匈奴,成为了民族团结的象征。诗作通过描绘她的内心情感与外在形象,反映了女性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坚韧。
《相和歌辞·王昭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王昭君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头用“敛容辞豹尾”形象地表现了昭君的自我收敛与内心的压抑。接着“缄怨度龙鳞”进一步揭示了她内心的怨恨与无奈。诗中对装饰品的描绘,如“金钿明汉月”和“玉箸染胡尘”,既是对她身份的象征,更暗含了她与故国的情感纠葛,金钿与玉箸代表着她高贵的出身,而“胡尘”则暗示了她身在异国的悲哀。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妆镜菱花暗”和“愁眉柳叶嚬”的意象,形象地刻画了昭君的忧愁与美丽的对比,令人感受到她的孤独和沉重的心情。最后一句“惟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将悲伤与希望结合,笳声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生机,尽管身处困境,仍有微弱的希望存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王昭君作为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与多层次的情感,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愁眉柳叶嚬”对仗工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金钿明汉月”和“玉箸染胡尘”则通过物象描绘出人物的身份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王昭君的命运与情感展开,表现了女性在历史与家庭之间的无奈和坚韧,同时也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钿”最有可能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贵的身份
C) 美丽的外表
D) 忧伤的心情
“愁眉柳叶嚬”中“柳叶”用来比喻什么?
A) 柔美
B) 哀伤
C) 忍耐
D) 无奈
诗中提到的“清笳曲”主要代表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过去的回忆
C) 未来的希望
D) 乡愁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