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清波引

《清波引》

时间: 2025-05-04 03:14:16

诗句

玉窗清晓。

但一望绿烟缥缈。

画廊人悄。

竹阴哢娇鸟。

佳客渺何许,别有枝头朋好。

几多杨柳楼台,翠帷掩漫惊觉。

高楼倚啸。

甚花露犹湿皂帽。

豆棚莲沼。

得清气多少。

功名两蜗角,未损餐霞怀抱。

自坐花下梳头,镜中人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4:16

原文展示

清波引
樊增祥

玉窗清晓。但一望绿烟缥缈。
画廊人悄。竹阴哢娇鸟。
佳客渺何许,别有枝头朋好。
几多杨柳楼台,翠帷掩漫惊觉。
高楼倚啸。甚花露犹湿皂帽。
豆棚莲沼。得清气多少。
功名两蜗角,未损餐霞怀抱。
自坐花下梳头,镜中人老。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窗前,透出一片清新的景象,远望去,绿烟缭绕,朦胧而美好。
画廊里人静悄悄,竹荫下传来娇鸟的鸣叫。
那位佳客如今身在何方?此处却有枝头的朋友。
多少杨柳和楼台,翠色的帷幕掩映着,令人惊醒。
高楼倚着微风,花瓣上的露水仍湿润着我的帽子。
豆棚下的莲沼,清新的气息从中飘来。
功名就像两只蜗牛的角,未能减损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我独坐在花下梳理头发,镜中映出已老的自己。

注释

  • 清晓:清晨的时光。
  • 绿烟缥缈:绿色的雾气缭绕,形容晨雾轻柔。
  • 画廊:指装饰精美的长廊。
  • 娇鸟:形容鸟儿的叫声动听而柔美。
  • 佳客:指美好的客人,这里可能指诗人心中的理想或友人。
  • 蜗角:蜗牛的触角,象征微小的功名。
  • 餐霞:形容追求美好的愿望,像享用霞光一样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清波引》创作于清代,可能是在某个清晨,诗人于自然中感悟人生,借助清晨的景象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清波引》是一首描绘清晨美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恬淡而又深邃的生活态度。开头几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清新的空气和缥缈的绿色烟雾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舒适,这种自然之美与个人心灵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接着,诗人提到“佳客渺何许”,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寻觅,这种情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丰富,超越了单纯的自然描写,融入了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层面。

诗中对功名的描述“功名两蜗角,未损餐霞怀抱”,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强调了内心追求的美好与宁静。最后以“镜中人老”作结,带有一种淡淡的感伤,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种感受让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美好景象的赞美,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窗清晓:描绘清晨的美丽,窗外的光景如玉般清澈。
  2. 但一望绿烟缥缈:远望去,绿色的烟雾轻柔而朦胧。
  3. 画廊人悄:长廊里静悄悄的,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竹阴哢娇鸟:竹子投下阴影,娇鸟在鸣叫,形象生动。
  5. 佳客渺何许:对美好客人的思念,表现出孤独与渴望。
  6. 别有枝头朋好:或许在别处还有朋友,表达对友情的向往。
  7. 几多杨柳楼台:描绘周围的环境,杨柳和楼台的美丽。
  8. 翠帷掩漫惊觉:绿帷幕的遮掩中,让人惊醒,增添了神秘感。
  9. 高楼倚啸:高楼倚着微风,传来啸声,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
  10. 甚花露犹湿皂帽:花瓣上的露水依然湿润着帽子,细腻而生动。
  11. 豆棚莲沼:描绘自然的美好,豆棚和莲沼的宁静。
  12. 得清气多少:感受到自然的清新气息,表达对大自然的依赖。
  13. 功名两蜗角:对功名的淡泊,象征微小的追求。
  14. 未损餐霞怀抱:尽管功名微不足道,但仍然追求内心的美好。
  15. 自坐花下梳头:独自坐在花下,梳理自己的心情。
  16. 镜中人老:镜中映出自己已老,带有感伤的意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功名两蜗角”,比喻渺小的成就。
  • 拟人:如“娇鸟”,赋予鸟儿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如“豆棚莲沼”,对称工整,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清晨的美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展示了对功名与名利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窗:象征清晨的宁静与纯洁。
  • 绿烟:象征自然的神秘与柔美。
  • 竹阴:象征宁静的环境与自然的和谐。
  • 花露: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美好瞬间的珍贵。
  • 镜中人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对自我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清波引》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樊增祥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佳客渺何许”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B. 对友人的思念
    • C. 对功名的追求
    • D. 对自然的赞美
  3. “功名两蜗角”中的蜗角象征什么?

    • A. 微小的功名
    • B. 伟大的成就
    • C. 友谊的珍贵
    •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强调的是秋天的宁静与孤独。
  • 李清照的《如梦令》则通过柔美的语言表达了对往日时光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樊增祥研究》

相关查询

琴曲歌辞。湘妃 相和歌辞。长门怨 喜晴 送姚八之句容旧任,便归江南 送友人南游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 游四窗 登吴古城歌 关门望华山 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腊月连日降雪见示之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郁郁累累 閠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屈指而数 寸字旁的字 惠恤 金汁 忐忐忑忑 丝绣平原 肆募 止字旁的字 俳优畜之 包含着的成语 殊才 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人字头的字 职业高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