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6:26
《清波引》
作者:王时翔 〔清代〕
晓寒初犯。半悬处鹭汀放缆。
岸花堕艳。游鱼荫喁噞。
一霎剪江快,却逐朝阳开掩。
谁移片叶行云,障波底碧天淡。
离愁默感。想凝望多少被赚。
软铺轻蘸。倩飞破菱鉴。
高楼柳阴外,幅幅暝烟低闪。
应有翠袖凭阑,玉纤遥点。
清晨的寒意刚刚袭来,半空中的白鹭在水边停留,像是放下了缆绳。岸边的花朵纷纷坠落,游鱼在水中悄然嬉戏。一瞬间,江水如剪般迅速流动,朝阳照耀着水面,瞬息万变。是谁将那片叶子轻轻移动,似乎遮住了波光下的淡蓝天空?内心的离愁默默涌现,想要凝视那无数被时光夺走的瞬间。轻柔的水面上,柔美的身影轻轻掠过水面,像是破开了菱角的倒影。高楼外的柳树阴影下,朦胧的烟雾在低处闪烁。或许有翠色的衣袖倚在栏杆上,纤细的玉手遥远地点缀在风中。
作者介绍:王时翔,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擅长词曲,风格清新流畅,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作者心境与自然景色交融之时,诗中描绘的清晨景象与内心的离愁相互映衬,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自然美的感悟。
《清波引》是一首描绘清晨水边美景与内心情感交融的诗。王时翔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晨光初照时的宁静与美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晨寒、白鹭、岸花、游鱼等,构建出一幅生动的水乡画卷。诗的开头以“晓寒初犯”引入,清新的寒意令人感到一丝凉意,紧接着便是白鹭的身影,象征着一种自由与宁静。岸边的花朵与游鱼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然而,随着诗的深入,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离愁。作者通过“离愁默感”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惋惜。这种情感在自然的景象中显得愈加深刻,形成了诗歌的对比与张力。诗的最后几句描绘了高楼外的景象,暗示着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留下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整体来看,《清波引》不仅仅是一幅自然风景画,更是内心情感的写照。王时翔将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人生感悟相结合,使这首诗在清新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晓寒初犯”中的“晓寒”指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气候?
A. 傍晚
B. 清晨
C. 正午
D. 深夜
诗中提到的“白鹭”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忧愁
B. 自由与宁静
C. 美丽与短暂
D. 生命的活力
“离愁默感”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惆怅
C. 愤怒
D. 骄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