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古意 其十九

《古意 其十九》

时间: 2025-07-28 10:59:51

诗句

幽谷有贫士,白发被两肩。

人事既乖互,年运亦迍邅。

敝屣久不缝,短褐夙已穿。

读书虽闻道,好酒况无钱。

常遭富人笑,岂有贵人怜。

我闻齐景公,千驷亦徒然。

夷齐饿西山,后世称圣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0:59:51

原文展示:

古意 其十九 袁凯 〔明代〕 幽谷有贫士,白发被两肩。人事既乖互,年运亦迍邅。敝屣久不缝,短褐夙已穿。读书虽闻道,好酒况无钱。常遭富人笑,岂有贵人怜。我闻齐景公,千驷亦徒然。夷齐饿西山,后世称圣贤。

白话文翻译:

在幽深的山谷中,住着一位贫苦的士人,他的两肩披满了白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疏远,岁月也充满了艰难。他的破鞋已经很久没有缝补,短衣早已穿破。虽然读书懂得了道理,但喜欢喝酒却没有钱。常常遭到富人的嘲笑,哪里会有贵人来怜悯他。我听说齐景公虽然拥有千匹马,但也只是徒劳无功。而伯夷和叔齐饿死在西山,后世却称他们为圣贤。

注释:

  • 幽谷:深邃的山谷,比喻隐居之地。
  • 贫士:贫穷的士人,指作者自己。
  • 白发被两肩:形容年老,头发花白。
  • 人事既乖互: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疏远。
  • 年运亦迍邅:岁月也充满了艰难。
  • 敝屣:破旧的鞋子。
  • 短褐:短衣,古代贫民的服装。
  • 闻道:懂得道理。
  • 好酒况无钱:喜欢喝酒却没有钱。
  • 齐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以奢侈著称。
  • 千驷:千匹马,比喻财富。
  • 夷齐:伯夷和叔齐,古代的贤人,因不食周粟而饿死在西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字景文,号海叟,以《白燕诗》闻名,人称“袁白燕”。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通过对比贫士与富人、贵人,以及齐景公与夷齐的不同命运,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批判,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贫苦士人的生活境遇,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情的冷漠。诗中的贫士白发苍苍,衣衫褴褛,读书虽懂道理,却因贫穷而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他常遭富人嘲笑,却无贵人怜悯,这种对比强烈地揭示了社会的残酷现实。诗末通过齐景公与夷齐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和对物质财富的轻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对社会现实的有力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谷有贫士,白发被两肩:描绘贫士的隐居生活和年老的特征。
  2. 人事既乖互,年运亦迍邅: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岁月的艰难。
  3. 敝屣久不缝,短褐夙已穿:具体描写贫士的贫困生活。
  4. 读书虽闻道,好酒况无钱:表达贫士的精神追求和物质匮乏。
  5. 常遭富人笑,岂有贵人怜:揭示社会的不公和人情的冷漠。
  6. 我闻齐景公,千驷亦徒然:通过齐景公的奢侈生活,反衬贫士的高尚品德。
  7. 夷齐饿西山,后世称圣贤:赞美夷齐的贤德,表达对高尚品德的推崇。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贫士与富人、贵人的对比,以及齐景公与夷齐的对比,突出主题。
  • 象征:白发、敝屣、短褐等象征贫士的贫困和年老。
  • 反讽:齐景公的千驷与夷齐的饿死形成反讽,强调品德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贫士生活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和对物质财富的轻视。诗中的贫士虽然生活贫困,但他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德赢得了作者的赞美,而富人和贵人的冷漠则受到了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谷:隐居之地,象征贫士的孤独和清贫。
  • 白发:年老的象征,反映贫士的艰辛生活。
  • 敝屣:破旧的鞋子,象征贫士的贫困。
  • 短褐:短衣,古代贫民的服装,象征贫士的低贱身份。
  • 齐景公:奢侈的象征,与贫士形成鲜明对比。
  • 夷齐:贤德的象征,受到作者的推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贫士有哪些特征? A. 白发被两肩 B. 敝屣久不缝 C. 短褐夙已穿 D. 以上都是 答案:D

  2. 诗中提到的“齐景公”和“夷齐”分别象征什么? A. 奢侈与贤德 B. 贫穷与富有 C. 年老与年轻 D. 读书与好酒 答案:A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赞美贫士的高尚品德 B. 批判社会的不公和人情的冷漠 C. 推崇物质财富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贫苦人民的困境。
  • 白居易的《卖炭翁》: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诗词对比:

  • 袁凯的《古意 其十九》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贫苦人民的困境,但袁凯的诗更侧重于对高尚品德的推崇。
  • 袁凯的《古意 其十九》与白居易的《卖炭翁》:两者都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但白居易的诗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直接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袁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杜甫全集》: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与袁凯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 《白居易诗选》:收录了白居易的诗作,可以进一步了解唐代诗人的社会批判精神。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城 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寄赵眉翁二首 赞洞宾像 九日呈真直院 题孙端甫别墅 题山间老友壁 题鄂王墓 送冯济川归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齊字旁的字 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人人同 石鱼湖 亅字旁的字 田连仟伯 登山越岭 警巡 红晕冲口 耒字旁的字 花蝶 尸居余气 車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遡洄 高山密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