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白梅诗 其一

《白梅诗 其一》

时间: 2025-05-07 14:06:35

诗句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

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

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

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06:35

原文展示: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
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
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
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世俗的隔绝,即使在寒冷的山中也能自得其乐。夕阳西下,孤烟袅袅,微弱的月光照耀着这一切;在空中似乎没有影子,而在香气中却仿佛能感受到某种情感。这样的纯净心境正合适于此,姑且用它来安慰我平淡的一生。

注释:

  • :了断,与人世绝交。
  • 人境:人间的境界,指世俗生活。
  • 寒山:指寒冷的山,象征孤独和高洁。
  • 孤烟:孤独的烟雾,描绘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微月:微弱的月光,照亮着周围。
  • 空际:空中,表示一种虚无的状态。
  • 无影:没有影子,暗示一种超脱。
  • 香中如有情:香气中似乎蕴含着情感,传达出一种内心的感受。
  • 素心:纯洁的心,象征清净与高尚。

典故解析:

  • 寒山:在古代文学中,寒山常常象征着孤独和高洁,代表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 孤烟:在古诗中,孤烟常用来描绘清冷的环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寂寞与超然。
  • 微月:月亮常常是古代诗词中表达思乡、孤独情感的重要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敬安,清代著名的僧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隐逸情怀,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在清代,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使得许多文人选择隐居,寻求精神的寄托与超脱。释敬安的这首《白梅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表达了他对人世的超脱与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白梅诗 其一》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宁静。诗的开头“了与人境绝”,便是明确指出诗人对世俗的厌倦与逃离,带有一种超然的姿态。接着诗人描绘了“寒山”的景象,虽然寒冷,但却自有一种高洁的荣光,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冷的氛围,孤烟与微月的意象相辅相成,共同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此时,诗人将“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作为情感的寄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虽然身处于孤独之中,但他依然能够感受到香气中那份情感的存在,象征着内心的丰富与深邃。

最后一句“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更是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认为这份“素心”正是他寻求安慰的所在,展现了他对于人生平淡的接受与理解。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讨,表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操与对人生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了与人境绝:明确表达了与世俗的决裂。
  2. 寒山也自荣: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高洁。
  3. 孤烟淡将夕:描绘出一种孤独与清冷的气氛。
  4. 微月照还明:微弱的月光仍能照亮周围,象征希望。
  5. 空际若无影:在空中似乎没有影子,暗示一种超脱。
  6. 香中如有情:香气中似乎蕴含着情感,传达内心感受。
  7. 素心正宜此:纯净的心境正适合这种环境。
  8. 聊用慰平生:用这样的心境来安慰平淡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寒山”比作一种高洁的境界。
  • 对仗:如“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在“香中如有情”中,将香气赋予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接受与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山:象征孤独与高洁,隐喻诗人的内心追求。
  • 孤烟:代表孤独与清冷的气氛,暗示诗人的心境。
  • 微月:象征希望与光明,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指引。
  • :传达情感与内心的丰富,象征着一种精神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释敬安所描绘的“寒山”象征着什么? A) 温暖和快乐
    B) 孤独和高洁
    C) 世俗与繁华
    D) 战争与动乱

  2. 诗中“微月照还明”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与绝望
    B) 希望与光明
    C) 孤独与冷漠
    D) 迷茫与无助

  3. “素心正宜此”中的“素心”指的是什么? A) 复杂的心情
    B) 纯净的心境
    C) 纷乱的情绪
    D) 难以捉摸的思想

答案:

  1. B) 孤独和高洁
  2. B) 希望与光明
  3. B) 纯净的心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独坐敬亭山》:李白
  • 《夜泊牛津》:王维

诗词对比:

《静夜思》(李白)与《白梅诗 其一》在主题上均涉及孤独、对自然的感受。然而,李白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而释敬安则更多地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释敬安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 夜坐思饮,得浊醪数升,而无菹豉,命稚子诵唐人绝句,杂以俚歌,欢笑引满,不觉沈醉,用前韵 念奴娇 饮浑源岳神仙会(张家*南塘本订误 念奴娇 为王约齐绍明寿 念奴娇 次学士即席韵,兼呈宋荔裳观察、王西樵司勋 念奴娇 念奴娇 其一 木芙蓉 念奴娇·骊山怀古 念奴娇 江州访王行人精舍 念奴娇十一首 其五 念奴娇 代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方寸已乱 连中三元 镇唬 女字旁的字 研京练都 久借不归 铺锦列绣 田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森罗万象 乡曲之情 奋翅鼓翼 皿字底的字 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逼令 耳刀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