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26
甘露子,甘露子,唤作地蚕亦良似。不食柘桑不食丝,何须走入地底藏。不能作茧不上簇,如何也蒙赐汤沐。呼我果,谓之果。呼我蔌,谓之蔌。唐林晁错莫逢他,高阳酒徒咀尔不摇牙。
甘露子,甘露子,叫做地蚕也不错。它不吃柘树和桑树,也不吃丝绸,何必躲入地下藏匿呢?不能织茧不上簇,怎么能够享受这汤沐的恩赐呢?叫我果,就是果;叫我蔬,就是蔬。唐代的林晁和错别的人都没有遇见过你,高阳的酒徒嚼着你的名字却不摇动牙齿。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注。
《甘露子一名地蚕》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追求个人理想和生活情趣的背景下。诗中通过甘露子与地蚕的比喻,表现了对自然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甘露子和地蚕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灵动。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甘露子与地蚕联系在一起,表面上看似在描述植物,实际上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甘露子不食柘桑和丝,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拒绝和不屑,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何须走入地底藏”则更是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珍视,强调了不必隐藏于世俗之中。诗的最后两句则引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明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甘露子与地蚕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甘露子与地蚕的关系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汤沐”指的是什么?
作者对传统生活的态度是?
推荐阅读杜甫的《春望》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杨万里的《甘露子一名地蚕》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侧重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后者则更加注重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