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时间: 2025-05-12 07:40:36

诗句

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已风光忽斩新。

点捡一春好天色,更无两日似今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40:36

原文展示: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已风光忽斩新。
点捡一春好天色,更无两日似今晨。

白话文翻译:

在三月三日这一天,我去上忠襄的坟墓,因而写下了十首绝句。
天公也高兴这良辰美景,今天的风光突然变得格外迷人。
我细心挑选这春天的美好天色,再也没有两天像今天早晨这样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公:指天神,古人常用来形容天气。
  • 良辰:美好的时光。
  • 风光:景色、风景。
  • 斩新:形容焕然一新,出乎意料的美丽。
  • 点捡:细致挑选、筛选。

典故解析:

  • 忠襄:指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常指忠臣的坟墓,表现对忠义的追思。
  • 三月三日:传统节日,常与春天、祭祀等活动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其诗风清新自然,兼具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正值三月三日,诗人前往忠襄坟祭拜,借此良辰美景抒发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忠义的追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关怀。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三月三日上忠襄坟》以其生动的春日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开头两句“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已风光忽斩新”,以拟人手法将天气神化,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诗人心中的喜悦。诗中描绘的“良辰美景”,不仅仅是自然的盛景,更是心灵的愉悦,二者交融,使得诗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点捡一春好天色”,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珍贵,似乎在说,春天的每一刻都是值得珍惜的。最后一句“更无两日似今晨”,则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留恋,感受到春晨的独特与不可复制。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常常是古人所寄托的情感之一。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透出浓厚的人情味,表明诗人不仅欣赏自然之美,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令人反思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公也自喜良辰”:天气晴朗,天神也为这良好的时光而高兴,表现出诗人对天气的赞美。
  2. “上已风光忽斩新”:今天的风光似乎焕然一新,表现了春日的美丽,不同于以往的景象。
  3. “点捡一春好天色”:诗人认真挑选春天的美丽景色,暗示对这一时刻的珍惜。
  4. “更无两日似今晨”:再也没有两天像今天早晨这样美好,表达了对当下美好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天公”拟人化,表现出自然的情感。
  • 对仗:如“良辰”与“风光”形成上下文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蕴含了对忠义的追思,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良辰: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春天的生机。
  • 风光:代表自然景色的美丽,带有积极向上的情感。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公”指代什么?

    • A. 诗人
    • B. 天气神
    • C. 忠臣
    • D. 春天
  2. “更无两日似今晨”中的“今晨”强调了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春天的短暂
    • C. 早晨的美好
    • D. 忠义的重要性

答案:

  1. B. 天气神
  2. C. 早晨的美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与《三月三日上忠襄坟》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着重于远眺的壮阔,后者则侧重于春晨的细腻与温柔。两者都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但表达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赏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即席 孙君挽辞 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 送方劭秘校 次韵陆定远以谪往来求诗 谢安 次韵祖择之登紫微阁二首 马上转韵 金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死模活样 于飞之乐 红烛 爱尔兰人 引服 好景不常 鸣玉曳履 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哽哽 暌絶 水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一浆十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