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1:08
谁谓庐陵是富州,反成穷匮省支。寿筵只作家常办,不学豪奢呈逞异差。
谁说庐陵是个富裕的地方,实际上却成了贫穷的省份。寿宴只不过是家常便饭,不学那些奢华的风俗来显示不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提及庐陵,这里不仅是地名,更代表了一种经济和文化的状态。庐陵在历史上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但诗中却以反语的方式,揭示了其经济上的困境。
作者介绍: 潜放,南宋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他的诗歌常常涉及社会现实,关注民生,风格质朴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诗歌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变迁时期,许多地方的繁华与贫困形成鲜明对比。作者通过对庐陵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奢侈风气的批判。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揭示了庐陵地区经济的困窘,采用对比手法,反转了人们对庐陵的常规认知。开头用“谁谓”引出疑问,紧接着以“反成穷匮”回应,形成鲜明的反差,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观察。诗中提到的“寿筵”与“豪奢”两个概念,表面看似是对宴席形式的描述,实际上暗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批评。诗人认为,寿宴应该是家庭和睦的象征,而不应被奢华的风气所左右。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对生活本质的思考,既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也使得读者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庐陵的描写,批判了奢华风气,倡导节俭生活,强调了家常饮食的真诚与温暖,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呼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庐陵在诗中被描述为:
A. 富裕的地区
B. 贫穷的地区
C. 繁华的都市
D. 乡村
作者对寿宴的态度是:
A. 应该奢华
B. 应该简单朴素
C. 不重要
D. 仅仅是一种形式
“谁谓”这个开头的修辞手法是:
A. 排比
B. 反问
C. 比喻
D. 拟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