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5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51:08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里翁无人支缓急,天雨墙坏百忧集。
卖衣雇人筑得墙,不虑偷儿披户入。
夜寒干陬不经过,偷儿若来知奈何。
君不见巴丘古城如培塿,鲁肃当年万人守。
村里的老人无人帮助他度过困境,天降大雨,墙壁损坏,忧虑百般汇聚。
他卖掉衣物雇人修筑墙壁,却不想小偷会趁机入户。
夜晚寒冷,干燥的角落无人经过,小偷要是来了该怎么办呢?
你难道没看到巴丘古城像土堆一样,鲁肃当年有万众守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君复,号青山,南宋诗人,出身名门,后世称其诗风清新高雅。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战乱时期,民众生活困苦,作者通过描绘村中老人的无助与社会的不安,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里翁行》通过对村里老人的描绘,展现了在自然灾害与社会动荡交织下,个体的脆弱与无奈。诗中“天雨墙坏”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写照,更是社会动乱下,民众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卖衣雇人筑得墙”的细节,呈现了老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牺牲。小偷的出现,则是对社会治安问题的隐喻,暗示在困境中即使有再多的努力,也难以抵挡外界的威胁。诗的最后两句提到的巴丘古城,既是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当下无力感的呼应,鲁肃之所以能守城,反映出集体力量的重要性,而如今的老人则是孤立无援。整首诗在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在自然灾害与社会动荡双重压力下,个体的脆弱与无奈,强调了团结与防御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里翁无人支缓急”表达了什么情感?
“天雨墙坏”中的“墙坏”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巴丘古城”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虽然两首诗同样反映了社会动荡和民生苦难,但杜甫的诗中更多的是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而陈与义则更侧重于个人在社会动荡中的脆弱和无助。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