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1:52
东渚雨今足,伫闻粳稻香。
上天无偏颇,蒲稗各自长。
人情见非类,田家戒其荒。
功夫竞搰搰,除草置岸旁。
谷者命之本,客居安可忘。
青春具所务,勤垦免乱常。
吴牛力容易,并驱动莫当。
丰苗亦已穊,云水照方塘。
有生固蔓延,静一资堤防。
督领不无人,提携颇在纲。
荆扬风土暖,肃肃候微霜。
尚恐主守疏,用心未甚臧。
清朝遣婢仆,寄语逾崇冈。
西成聚必散,不独陵我仓。
岂要仁里誉,感此乱世忙。
北风吹蒹葭,蟋蟀近中堂。
荏苒百工休,郁纡迟暮伤。
东渚的雨水已经充足,静静等待着闻到稻谷的香气。
上天并没有偏袒谁,蒲草和稗草各自生长。
人情世故各有不同,田家人警惕着荒废。
辛勤的劳作使人们忙碌,除草的工作被放在岸边。
谷物是人们的生存之本,身为客居之人怎么能忘记?
青春年少正是干事的时候,勤奋耕作才能免除混乱。
吴牛的力量容易被驾驭,大家都在共同努力,谁也不敢懈怠。
丰收的稻苗已经长高,云水映照着田间的池塘。
有生命的东西固然会蔓延,静静地维护着堤防。
督促之人并不在意,提携的责任也在于纲领。
荆州和扬州的风土温暖,肃肃的寒霜即将来临。
我尚且担心主事者疏忽,心思并没有足够周全。
清晨派遣女仆,寄语越过崇冈。
西方的聚集终将散去,岂止是影响到我的仓库。
难道只要在仁爱之地获得声誉,便能不受这乱世的忙碌?
北风吹拂着芦苇,蟋蟀在中堂附近鸣叫。
时间飞逝,百工都已休息,郁郁而生的情绪在迟暮中伤感。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战乱,作品反映了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
《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清晨遣女奴阿稽竖子…往问》创作于杜甫晚年,他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许多动荡和困苦,诗中描绘了秋收季节的繁忙与农人对生活的期望与担忧。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农田景象,反映了杜甫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人间冷暖的深切体悟。开头几句描写东渚的雨水充足,稻香四溢,展现出丰收的美好前景。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开始担忧人情世故的复杂,田家人对荒废的警惕,以及对青春年少干事时机的珍惜。通过“吴牛力容易”的比喻,表现出农人们在劳作中的团结与努力。
诗中提到的“谷者命之本”,深刻揭示了粮食对人们生存的重要性,暗示在动荡的时代中,农人对生活的渴望与坚守。随着北风的来临和蟋蟀的鸣叫,诗人将时光的流逝与人们的辛劳结合,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伤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字句间流露出对农人辛勤劳动的尊重与对社会动乱的忧虑,体现了杜甫作为“诗史”的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整首诗反映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动乱与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担忧。
诗中提到的“谷者命之本”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吴牛”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