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归故园

《归故园》

时间: 2025-08-09 11:28:47

诗句

桑柘骈阗数亩间,门前五柳正堪攀。

尊中美酒长须满,

身外浮名总是闲。

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

于焉已是忘机地,何用将金别买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1:28:47

归故园

作者:朱庆馀 〔唐代〕
类型:古诗词

原文展示:

桑柘骈阗数亩间,门前五柳正堪攀。
尊中美酒长须满,身外浮名总是闲。
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
于焉已是忘机地,何用将金别买山。

白话文翻译:

在几亩桑树和柘树之间,门前的五棵柳树正好可以攀爬。
酒杯中美酒满溢,身外的浮名不过是闲事。
竹子的小径偶尔被微风扫过,柴门在这无事的日子里常常关着。
在这里已经是忘却世俗烦恼的地方,何必用金钱去买山呢?

注释:

  • 桑柘:桑树和柘树,常栽种于农田之间,象征田园风光。
  • 浮名:虚幻的名声,表明对名利的淡泊。
  • 忘机:忘却世俗的机巧与烦恼,指一种超然的心态。
  • 金别买山:用金钱购买山,暗指对物质和名利的无所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庆馀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对故园的怀念之际,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名利的无所依恋。唐代社会繁荣,但也充满了对功名的追逐,诗人选择避开这种追求。

诗歌鉴赏:

《归故园》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生动描绘了桑柘树与五柳的和谐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接着,诗人以“尊中美酒长须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酒作为社交的象征,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珍惜。同时,诗中提到的“身外浮名总是闲”,直接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无所谓,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通过“竹径有时风为扫”和“柴门无事日常关”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的田园生活,表现出一种闲适的情趣和对自然的亲近。结尾的“何用将金别买山”,则是对物质世界的否定,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美学特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田园景色,营造宁静自然的氛围。
    • 第二联通过酒的意象,反映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 第三联强调日常生活的惬意与安宁。
    • 第四联总结诗人对名利的看法,表现出一种洒脱的心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桑柘骈阗”和“门前五柳”,形成对称美。
    • 比喻:酒的意象比喻生活的享受。
    • 拟人:风扫竹径,赋予自然以生命,增添了诗的动感。
  • 主题思想:诗歌主旨在于反映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表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桑、柘:象征故乡的自然与农田生活。
  • 五柳:寄托对故乡的亲切与温暖。
  • 美酒:象征享受生活的态度。
  • 竹径、柴门:体现宁静与闲适的生活状态。
  • 金、山:金钱与名利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浮名”指的是什么? A. 财富
    B. 虚幻的名声
    C. 实际的名利

  2. 诗人认为金钱可以购买什么? A. 友谊
    B. 山
    C. 酒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朱庆馀的《归故园》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名利的淡泊,但朱庆馀更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与欢乐,陶渊明则更多地反映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朱庆馀诗集》

相关查询

叶致远置洲田以诗言志次其韵二首 悼四明杜醇 书陈祈兄弟屋壁 车载板二首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其七田漏 寄沈鄱阳 次韵酬宋妃六首 寄国清处谦 寄伯兄 次韵平甫村墅春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诏求 解巾从仕 彀当 硬门槛子 门字框的字 省听 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塌括仔 十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解囊相助 麻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口讲指画 中洛 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