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5:14
买陂塘 其四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障秋晖亭亭青盖,瑶华一二三朵。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
花雨过。称素手拈来,微笑依莲座。
不须赠我。似新月弯弯,寒琼一握,乞与窅娘可。
清凉界,不放一尘红涴。藕船缩本谁做。
轻绡叠雪鲛妃剪,幻出化身千个。
知得么。算梨琐梅纤,争似双梭大。
妆慵粉亸。好持作鞋杯,满斟绿醑,一酌九愁破。
全诗翻译:
秋光透过亭亭的青盖,瑶华花开一两朵。
无情与有恨的人又有谁能看见呢,清晨的月光与微风,似乎要轻轻坠落。
花雨已过,轻柔的手指轻轻拈来,微笑仿佛依偎在莲座上。
不需要你赠与我,像那弯弯的新月,握住寒冷的琼瑶,恳求给窅娘吧。
清凉的境界中,不沾染一丝红尘。藕船缩小的本是何人所做。
轻纱叠成雪般的鲛妃剪,幻化出千千万万个身影。
你知晓吗?算得上梨花与梅花纤细,怎能比得上双梭的大。
妆容慵懒,粉色已经褪去。最好可以用来当作鞋杯,满斟绿酒,独酌九愁消散。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他的诗歌多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
《买陂塘》系列诗作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与情感的细腻观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尤其是在秋天的季节中,借景抒情,表达个人情绪。
樊增祥的《买陂塘 其四》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传达了对秋日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态的思考。全诗通过“秋晖”“瑶华”等词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诗的开头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亭亭的青盖下,瑶华的花朵显得愈加珍贵,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而“无情有恨何人见”更是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美景前的内心孤独,情感的复杂交织。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用“花雨过”来表现时光的流逝,随之而来的微笑与莲座则显现出一种淡淡的幸福感。诗中提到的“新月弯弯”,则引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而“清凉界”则暗示了心灵的宁静和对尘世烦恼的超脱。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融,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也能体悟到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复杂。樊增祥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情感的表达,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秋日景色的热爱与对内心情感的反思,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瑶华”指代什么?
“清凉界,不放一尘红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轻绡叠雪”形容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