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滕彦真韵三首

《次滕彦真韵三首》

时间: 2025-07-30 04:15:50

诗句

暂作长沙住,侵寻两过年。

萧然唯壁立,终矣欠蓬编。

尽室嗟长客,归途喜再缘。

还家定何许,当在早梅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15:50

原文展示:

次滕彦真韵三首 赵蕃 〔宋代〕 暂作长沙住,侵寻两过年。 萧然唯壁立,终矣欠蓬编。 尽室嗟长客,归途喜再缘。 还家定何许,当在早梅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暂时在长沙居住,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两年。生活简朴,只有墙壁立着,始终缺少书籍的陪伴。全家人都感叹长期客居他乡,回家的路上再次感到喜悦。回到家乡会在什么时候呢?应该是在早梅开放之前。

注释: 字词注释:

  • 暂作:暂时居住。
  • 侵寻:不知不觉。
  • 萧然:形容生活简朴。
  • 壁立:只有墙壁立着,形容生活简陋。
  • 蓬编:指书籍,因古代书籍多用竹简编成,形似蓬草。
  • 尽室:全家人。
  • 嗟:感叹。
  • 长客:长期客居他乡。
  • 归途:回家的路上。
  • 喜再缘:再次感到喜悦。
  • 还家:回家。
  • 定何许:会在什么时候。
  • 早梅:早春开放的梅花。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诗人暂居长沙的生活状态和归乡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他在长沙暂住期间所作,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接受和对归乡的渴望。

创作背景: 赵蕃在长沙暂住期间,生活简朴,思念家乡,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长沙暂住的生活状态和对归乡的深切期盼。诗中“萧然唯壁立,终矣欠蓬编”一句,既表现了生活的简朴,也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末句“还家定何许,当在早梅前”则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途的喜悦,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暂作长沙住,侵寻两过年:诗人暂时在长沙居住,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两年。
  2. 萧然唯壁立,终矣欠蓬编:生活简朴,只有墙壁立着,始终缺少书籍的陪伴。
  3. 尽室嗟长客,归途喜再缘:全家人都感叹长期客居他乡,回家的路上再次感到喜悦。
  4. 还家定何许,当在早梅前:回到家乡会在什么时候呢?应该是在早梅开放之前。

修辞手法:

  • 对仗:“萧然唯壁立,终矣欠蓬编”中“萧然”与“终矣”,“唯壁立”与“欠蓬编”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比喻:“萧然唯壁立”用“壁立”比喻生活的简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异乡暂住的生活状态和对归乡的渴望。通过描绘简朴的生活和缺少书籍的遗憾,以及对归途的喜悦,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壁立:象征简朴的生活。
  • 蓬编:象征知识和文化的缺失。
  • 早梅:象征归乡的期盼和春天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长沙住了多久? A. 一年 B. 两年 C. 三年 答案:B

  2. 诗中“萧然唯壁立”形容的是什么? A. 生活的丰富 B. 生活的简朴 C. 生活的奢华 答案:B

  3. 诗中“还家定何许,当在早梅前”表达了什么? A. 对家乡的恐惧 B. 对归乡的期盼 C. 对旅途的厌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王维《相思》: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赵蕃《次滕彦真韵三首》:两者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人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富平少侯 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母者他日过其门 忆匡一师 赠歌妓二首 石城 代贵公主 华州周大夫宴席 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 青陵台 无题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愤世疾邪 臻微入妙 凿壁偷光 出污泥而不染 辰字旁的字 霍将军 癶字旁的字 听开头的成语 行气 矢志捐躯 川字旁的字 综制 丶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求备一人 平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