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春二首

《感春二首》

时间: 2025-04-26 22:26:27

诗句

为问闲茅客,穷愁何所欢。

焚香延昼睡,酤酒过春寒。

岁月颠毛换,古今行路难。

浮生付造物,留滞复何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6:27

原文展示:

感春二首 张耒 〔宋代〕

为问闲茅客,穷愁何所欢。 焚香延昼睡,酤酒过春寒。 岁月颠毛换,古今行路难。 浮生付造物,留滞复何叹。

白话文翻译:

请问那些隐居在茅屋中的闲人,他们在贫穷和忧愁中有什么乐趣呢?他们点燃香火,延长白天的睡眠,买酒度过春天的寒冷。岁月如颠倒的毛发一样变化,古往今来行走在这条艰难的路上。将浮生交给造物主,停留和滞留又有什么可叹的呢?

注释:

  • 闲茅客:指隐居在简陋茅屋中的人。
  • 穷愁:贫穷和忧愁。
  • 焚香:点燃香火,常用于静心或祈福。
  • 酤酒:买酒。
  • 颠毛换:比喻岁月的快速变化。
  • 浮生:指短暂而无常的人生。
  • 造物:指创造万物的主宰,常指自然或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社会现实。此诗可能作于作者隐居或经历人生低谷时,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艰难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艰难的深刻认识,可能是作者在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后,对生活的反思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艰难的深刻感慨。诗中“焚香延昼睡,酤酒过春寒”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而“岁月颠毛换,古今行路难”则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道路艰难的深刻认识。最后,“浮生付造物,留滞复何叹”表达了作者将人生交给命运,不再为停留和滞留而叹息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为问闲茅客,穷愁何所欢:询问隐居在茅屋中的人,他们在贫穷和忧愁中有什么乐趣。
  2. 焚香延昼睡,酤酒过春寒:他们点燃香火,延长白天的睡眠,买酒度过春天的寒冷。
  3. 岁月颠毛换,古今行路难:岁月如颠倒的毛发一样变化,古往今来行走在这条艰难的路上。
  4. 浮生付造物,留滞复何叹:将浮生交给造物主,停留和滞留又有什么可叹的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岁月颠毛换”用颠倒的毛发比喻岁月的快速变化。
  • 拟人:“浮生付造物”将人生拟人化为可以交付给造物主的事物。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无常和世事艰难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焚香:象征静心和祈福。
  • 酤酒:象征度过困难时期的方式。
  • 岁月颠毛换:象征时间的快速流逝。
  • 浮生付造物:象征将人生交给命运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闲茅客”指的是什么? A. 隐居在茅屋中的人 B. 忙碌的商人 C. 贵族 D. 官员 答案:A

  2. “焚香延昼睡”中的“焚香”象征什么? A. 静心 B. 祈福 C. 庆祝 D. 驱邪 答案:A

  3. “浮生付造物”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命运的反抗 B. 对命运的接受 C. 对命运的怀疑 D. 对命运的恐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同样表达了人生无常和世事艰难的感慨。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感春二首》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表达了人生无常和世事艰难的感慨,但张耒的诗更侧重于隐居生活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侧重于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时代背景。

相关查询

湘源庄舍 再次韵因索纸笔 道中即事 其四 山居 次韵方蒙仲高人亭 除夜 又和晦翁棹歌 又次韵 次韵辟雍同舍用予魁字韵 七夕潘宰招不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往诰 意前笔启 艸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吹毛索垢 包含睐的词语有哪些 龍字旁的字 漫诞不稽 爿字旁的字 踵成 网游 飞字旁的字 滚存 起眼儿 开国济民 包含蝗的词语有哪些 银钩玉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