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不遇

《不遇》

时间: 2025-04-23 19:58:45

诗句

英雄不遇勿长吁,苟遇风云彼岂拘。

不向关中效萧相,便于江左作夷吾。

当知晋霸非由晋,所谓虞亡岂在虞。

多少英灵费河岳,锺子不遇独何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58:45

原文展示:

不遇
作者: 华岳 〔宋代〕

英雄不遇勿长吁,
苟遇风云彼岂拘。
不向关中效萧相,
便于江左作夷吾。
当知晋霸非由晋,
所谓虞亡岂在虞。
多少英灵费河岳,
锺子不遇独何欤。

白话文翻译:

英雄如果遭遇不公,切勿长叹气;
只要能遇到风云,岂会拘泥于此。
不必在关中学习萧相,
倒不如在江左做个夷吾。
要知道,晋国的霸权并非全由晋国所致,
所谓虞国的灭亡,岂是虞国自身的原因。
多少英才在河岳之间白白耗费,
锺子不遇,难道仅仅是他一个吗?

注释:

  • 长吁:长时间叹气,表示对处境的不满。
  • 苟遇风云: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或时机。
  • 关中:指关中地区,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将领出自此地。
  • 萧相:指萧何,汉初的著名谋士。
  • 江左:指长江以南地区,历史上有许多英才在此涌现。
  • 夷吾:指春秋时期的夷吾,意指在江左成就一番事业。
  • 晋霸:指晋国的强盛地位。
  • 虞亡:指虞国的灭亡。

典故解析:

  • 萧相:指的是萧何,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以智谋著称。
  • 夷吾: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夷吾,寓意在非常环境中成就自我。
  • 晋国:在历史上,晋国曾一度强盛,但其霸权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 虞国:虞国的灭亡,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并不是单纯的内部原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以其豪放的个性和对社会时事的敏感而闻名,作品多关注社会、历史和个人的遭遇,追求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华岳感到自己才华被埋没之际,表达了对英雄遭遇不公的深切同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和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不遇》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抒发对个人遭遇的不满,实际上更深层次上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中英雄人物命运的思考。诗中首先强调英雄不应因遭遇不公而长叹,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接着,诗人通过“苟遇风云彼岂拘”的表述,展现了对机会的敏锐捕捉,指出英雄应当在合适的时机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历史典故,强调了地理与环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诗人以萧何和夷吾为例,表明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成功路径,反而应该在适合自己的地方寻求发展。这种对个人与历史、环境关系的深刻理解,令人感受到诗人的智慧和宽广的视野。

最后,诗人以“多少英灵费河岳,锺子不遇独何欤”作结,感慨历史上有多少英才因环境和机遇的缺失而未能施展抱负,表达了对历史命运的无奈与叹息。整首诗在情感上由个人的失落延展至对历史的思考,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英雄不遇勿长吁:指出英雄在困境中不应长叹,而是要积极面对。
  2. 苟遇风云彼岂拘:强调只要有机会就不应拘泥于眼前的困境。
  3. 不向关中效萧相:不必在传统名将中模仿他人。
  4. 便于江左作夷吾:可以在更适合自己的地方成就事业。
  5. 当知晋霸非由晋:晋国的霸权并非仅仅依靠自身,暗示历史的复杂性。
  6. 所谓虞亡岂在虞:虞国的灭亡并非虞国本身的原因,反映历史的多元因素。
  7. 多少英灵费河岳:感慨历史上有多少才华被埋没。
  8. 锺子不遇独何欤:即便是名将,若不遇机会也难以成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英雄不遇”与“长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典故引用: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 反问:通过反问“锺子不遇独何欤”,引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英雄遭遇不公的同情和对历史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个人发展和历史环境的深刻认识,强调把握机遇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英雄:象征着有志之士,理想与抱负的代表。
  • 风云:代表机遇与变幻莫测的环境。
  • 关中、江左:地理位置的象征,代表不同的发展空间。
  • 锺子:象征着有才华的人未能施展抱负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英雄不应因遭遇不公而长叹? A. 不向关中效萧相
    B. 英雄不遇勿长吁
    C. 当知晋霸非由晋

  2. “苟遇风云彼岂拘”中的“风云”指的是什么? A. 风俗与习惯
    B. 机会与时机
    C. 天气变化

  3. 诗中提到的“萧相”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诸葛亮
    B. 萧何
    C. 吕洞宾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华岳的《不遇》更加侧重于个人遭遇与历史命运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对现状的豪情和对人生的畅快。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华岳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其四 生日自题小影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二 人日 满江红 满江红 观象戏作 满江红九首 其二 满江红 为张右丞寿二首 其一 满江红 兰陵寓次作 满江红 其一 满江红 其一 满江红·海岳储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抱残守阙 力字旁的字 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滓秽太清 樗栎散材 禾字旁的字 修辞立诚 长字旁的字 皮的同音字大全_汉字同音字学习 冖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冖字旁的字 齐制 仿若 聿字旁的字 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主书 虎体鹓班 屈腰 带冠字的成语大全_含冠字的成语及解释 齐字隶书怎么写?这份齐字隶书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小学描写冬天的诗_优美冬季诗句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